[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负离子生态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0730.2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成;李文光;李京荣;李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惠成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负离子 生态 陶瓷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负离子生态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重要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陶瓷砖在能源、医疗、国防、航天航空、电子、石油化工及民用生活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近年来,人们逐步尝试改变陶瓷砖单一的装饰功能,赋予其更多的实用功能性。
现有技术将锂电气石、镁电气石材料与纳米TiO2用作负离子发生剂,制成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纳米复合负离子粉体,引入到陶瓷砖中,并与陶瓷基体良好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具有释放负离子能力的陶瓷釉面砖,空气负离子释放量达150-630个/cm3。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锂电气石及镁电气石材料色泽多为黑色、玫瑰色或褐色,而作为内墙装饰用的陶瓷砖色泽一般较浅,该类颜色较深的电气石在釉料中的添加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负离子难以达到最佳的功能效果,陶瓷砖色泽与负离子释放量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得负离子释放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陶瓷电阻率一般很高,很容易带上静电,如果这些电荷的积聚得不到及时的清除,对人类安全将造成较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能高效释放负离子又能进行静电防护的防静电负离子生态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静电负离子生态陶瓷砖,所述防静电负离子生态陶瓷砖包括:陶瓷坯体的底层、防静电负离子釉层的面层,所述防静电负离子釉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长石30%-35%、硅藻土25%-30%、石英5%-10%、含铟的耐高温稀土复合材料粉体3%-8%、耐高温半导体复合材料粉体15%-30%。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含铟的耐高温稀土复合材料粉体粒径小于等于50nm,铟占所述含铟的耐高温稀土复合材料粉体的质量比为0.03%-0.05%。
所述耐高温半导体复合材料粉体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ZnO60%-80%、SnO210%-15、TiO23%-5%。
进一步地,所述ZnO掺杂3%-8%重量百分比的铝。
具体地,所述陶瓷坯体厚度为7-8mm,所述防静电负离子釉层为全抛釉,厚度为0.3-3mm。
所述防静电负离子生态陶瓷砖还包括底料层,所述底料层设置于陶瓷坯体与防静电负离子釉层之间。其中所述陶瓷坯体厚度为6-8mm,所述防静电负离子釉层厚度为2-4mm。
所述陶瓷坯体厚度为8-10mm,所述防静电负离子釉层厚度为0.3-3mm。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防静电负离子生态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30%-35%的钾长石、15%-30%的钠长石、25%-30%的硅藻土、3-20%的粘土、5%-10%的石英、3%-8%的含铟0.03%-0.05%质量份的耐高温稀土复合材料粉体、15%-30%的耐高温半导体复合材料粉体、1%的纤维素混合后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1-6h,过筛后制成防静电负离子釉浆料。
步骤2:将所述防静电负离子釉浆料施釉于陶瓷坯体表面,将施釉完毕的陶瓷坯体压制成型、干燥、渗花后制成陶瓷砖半成品。
步骤3:将所述陶瓷砖半成品送入隧道窑烧成,并冷却。
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陶瓷砖半成品的烧成温度为1100℃-1180℃,高温区烧成时间为40-5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防静电负离子生态陶瓷砖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4:对冷却后的防静电负离子陶瓷砖进行抛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惠成,未经李惠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0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