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钢卷头部勒弯的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90945.4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10 | 分类号: | B21C4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头部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钢卷头部勒弯的设备及方法,属于钢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卷形缺陷主要有面包卷,塔形,卷层错动,头部叠板,溢边,边损等等。随着设备功能逐年改进、工艺参数不断完善以及操作员工技能逐步提升,上述卷形缺陷的发生量已逐步降低。但钢卷头部勒弯是目前较为突出的一个技术问题。顾名思义,钢卷头部勒弯是产生在钢卷内径,发生于卷取区域一种缺陷。一般发生于钢卷最初的一圈或几圈内,其具体位置一般与卷筒扇形板与扇形板之间的间隙的位置相对应,是有扇形板的间隙处对钢带的挤压造成的。给钢卷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有技术还没有针对钢卷头部勒弯的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钢卷生产过程中,发生钢卷头部勒弯,给钢卷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现有技术未有针对钢卷头部勒弯的问题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对卷取区域产生的钢卷头部勒弯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钢卷头部勒弯缺陷的发生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本发明所采取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钢卷头部勒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2,所述卷筒2外侧对称设有四块扇形板3,与滚筒对应平行的设置若干助卷辊1,所述助卷辊1与扇形板3的间距为辊缝,所述辊缝的起始值设定为待卷钢板厚度h+0.2~0.5mm。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通过将助卷辊的辊缝尺寸设置成比钢板厚度略大0.2-0.5mm,减弱助卷辊对钢板的压力,因此钢板与卷筒上的扇形板之间的压力也能够有所减小,降低了钢卷头部勒弯发生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助卷辊1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板与扇形板之间的缝隙为2-5cm。
一种使用上述设备进行防止钢卷头部勒弯的方法,将辊缝的起始值设定为待卷钢板厚度h+0.3mm。
进一步的,助卷辊打开的最大圈数设定为10圈,更加降低了钢卷头部发生勒弯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助卷辊对钢带的压力设定为90kg,更加降低了钢卷头部发生勒弯的概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大大降低了钢卷头部勒弯发生的概率。
2)大大提高了钢卷的成本质量。
3)对钢卷的塔形缺陷也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钢板在卷筒和助卷辊的作用下完成卷曲的示意图。图中,1.助卷辊,2.卷筒,3.扇形板,4.扇形板与扇形板之间的间隙。
图2是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问题分析:
钢卷头部勒弯缺陷类型的描述:
1)缺陷形貌:一般呈半圆弧状,较为严重的呈喇叭口形状,卷数在10圈以内。
2)缺陷位置:产生在卷筒扇形块与扇形块的间隙处,发生此缺陷的钢卷,在钢卷内径呈90度分布,与卷筒扇形块间隙相吻合。
3)钢卷勒弯的位置在带钢表面上会产生类似折痕的形貌,在冷轧后工序生产时可能产生带钢表面质量问题。
二、设备对钢卷头部勒弯的影响:
卷筒与助卷辊是卷取机最主要的设备,在生产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助卷辊的作用是将带钢头部踏步成形,并压尾;卷筒的作用是将带钢头部缠绕后过扩大建张与精轧保持张力,卷取成卷。通过对卷取区域钢卷头部勒弯缺陷的现场调查,发现这种缺陷的产生与卷筒、助卷辊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带钢头部进入卷取机后带钢所接触到的只有这两种设备,而且从发生缺陷位置来看与卷筒扇形板间隙位置相吻合,参见图2。卷筒中心有一根类似狼牙的芯棒,通过这根芯棒轴向移动带动四块扇形板的楔形块,从而使卷筒完成涨缩动作。正常卷钢时卷筒处于扩大状态,当带钢头部进入卷取机一段时间后卷筒扩张,处于过扩大状态,卷筒上的扇形板间隙就相应增大。助卷辊通常使用快速打开控制方式,主要作用是避让带钢头部,减少带钢头部对设备的冲击。
卷筒、助卷辊处于使用后期时,卷筒、助卷辊的磨损导致助卷辊与卷筒平行精度的超标,都可能导致钢卷头部勒弯的产生。
综上所述,钢卷头部勒弯缺陷的产生与卷筒、助卷辊等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三、具体解决办法:
本实施例通过对设备数据参数进行修正和改进,从而减少钢卷头部勒弯缺陷的发生量。
计算机CSU对助卷辊辊缝设定如下:
1#助卷辊辊缝:h+0.5(带钢厚度+附加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0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钻杆接头用的冲孔模具
- 下一篇:用于拉丝模盒的拉丝粉挤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