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导薄层缓冲片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0951.X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成大 |
主分类号: | C09J7/04 | 分类号: | C09J7/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30;B32B27/4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张英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 薄层 缓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优良冲击吸收和电磁屏蔽功能的传导薄层缓冲片材(cushion sheet),以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具有良好表面条件、均匀电导率、高电磁屏蔽效能、优良电磁干扰(EMI)和静电放电(ESD)功能、冲击吸收功能、抗振动特性、装配接触特性、光屏蔽特性、缓冲特性,和与物体的粘合性,以及高体积导电性能的传导薄层缓冲片材,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趋向更小和更轻的PC、便携式电话或数字装置的迅速和广泛传播,导致到处存在大量电磁波,例如工作场所和家里,这增加了伴随电子工业发展的危险电磁干扰(EMI)。
各处发现了此类电磁干扰(EMI),从而引起各种问题,例如计算机的故障,或者由于起火引起工厂全部毁灭。此外,显示电磁波不利地影响人体的研究发现持续呈现,并且导致增加了对健康的关注和担忧。然而,许多发达国家努力严厉关于电磁干扰的限制,并且提供了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措施。因此,用于各种电力和电子产品的电磁屏蔽技术已经作为电子工业内的关键技术涌现。
金属是最广泛用于电磁屏蔽的材料,然而其存在关于价格高和重量重的缺点。由于其优良的比强度、比刚度、弯曲特性以及重量轻,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作电子装置的外壳材料,然而基于聚合物的复合材料作为电绝缘体,具有很小的电磁屏蔽作用。
韩国专利已公开的公告号1997-0019202公开了用于便携式电话的电磁屏蔽罩,其呈电磁屏蔽纺织织物制成的小网的形式,其中电磁屏蔽罩包括天然或人造皮革制成的外壳和内壳。在这点上,电磁屏蔽纺织织物是通过在聚酯、丙烯酸类或尼龙制成的正常纺织织物进行蚀刻,将使用络盐的催化剂添加到蚀刻工艺形成的细孔中,进行非电解Co和Ni镀,从而通过自我催化沉积金属,然后通过涂覆在镀有镍的侧涂以(apply)树脂。
韩国专利号0874302公开了具有基底薄膜和固化传导粘合层“I”的电磁屏蔽粘合薄膜。其中除了具有羧基基团的二醇化合物和有机二异氰酸酯“c”反应之外,固化传导粘合层“I”是通过具有羧基基团的二醇化合物与数均分子量为500至8,000的多元醇“b”反应制备的;并且电磁屏蔽粘合薄膜包含聚氨酯多尿树脂A和环氧树脂B以及传导填充剂,其中聚氨酯多尿树脂A是通过具有异氰酸酯末端基团的聚氨酯预聚物“d”与聚氨基化合物“e”反应制备的,环氧树脂B具有至少两个环氧基团。
韩国专利号1145009描述了用于保护平板显示面板的缓冲元件,其包括具有下部缓冲元件和上部缓冲元件,下部缓冲元件具有底部部分和两侧部分,其中底部部分具有用于插入多个平板显示面板的多个内部形成的凹液,以及在凹液之间形成从而引导平板显示面板插入并且支撑平板显示面板的凸纹(rib),其中两侧部分具有与底部部分大致相同的内部形状,并且从底部部分的两个末端向上延伸预定的长度;上部缓冲元件具有顶部部分和两侧部分,其中顶部部分与下部缓冲元件的底部部分对称,并且两侧下部缓冲元件部分与下部缓冲元件的两侧部分对称,其中上部缓冲元件与下部缓冲元件具有有大致相同的内部形状。
韩国专利已公开的公告号2008-0023641公开了钝化压力敏感粘合薄膜,其包括设置在具有硬涂覆层的薄膜基底支撑的硬涂覆薄膜上的压力敏感粘合层,其中薄膜基底的弹性模数为3至GPa,厚度为38至100μm;硬涂覆层的厚度为5至25μm;应涂覆薄膜的硬涂覆层表面的铅笔硬度为3H或更高;并且压力敏感粘合层的厚度为5至20μm,其导致总厚度为60至150μm,根据1Hz的动态粘弹谱在80℃下储存弹性模数为1.0×105Pa或更大。
因为传统电磁屏蔽缓冲材料如果仅仅设置有聚氨酯(urethane)泡沫,容易断裂或拉长,所以PET薄膜联接到聚氨酯泡沫上作为支撑层,用于将缓冲材料固定在镀覆工具上进行湿镀。直接镀覆方法对于粘合性和传导层并非良好的。因此,通常在真空下溅射或沉积之后进行镀覆(plating),从而形成传导层。
然而在将海绵弹性层层压在PET薄膜上时,该方法经常会导致产生不合格产品,结果镀覆工艺之后产品的不合格率相当高。进一步,在起支撑层作用的PET薄膜上很难进行湿镀工艺,但是真空下溅射或沉积将以生产成本大量增加而告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者已经做出了持续的研究,从而开发出了传导薄层缓冲片材,其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并且适用于移动装置、OLED TVs、柔性显示器等,从而提供冲击吸收功能、电磁噪音减低接地(reduction grounding)功能和ESD功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成大,未经张成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0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