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存热插拔式主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1368.0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3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肖贵富;翁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存 热插拔式 主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存热插拔式主板。
背景技术
热插拔技术在服务器行业应用特别广泛,例如,热插拔的硬盘、热插拔的电源,应用最广泛的当然是USB的设备。
研发人员经常需要插拔内存,因为有大量的测试工作都需要插上或者拔出内存来检验问题。但是,当前的内存是不支持热插拔的。如果你真要热插拔内存的话,很显然数据会丢失,严重的话,内存会因为热插拔的浪涌电流烧坏内存本身,同时系统会崩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使内存热插拔的内存热插拔式主板。
一种内存热插拔式主板,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所述主板上设置有热插拔按键,当所述热插拔按键触动时,所述热插拔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给所述中央处理器以停止对所述内存的读取操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的内存热插拔式主板上设置热插拔按键,当插拔内存时,触控热插拔按键即可使中央处理器停止对内对的读写操作,此时,在不断电情况下可及时取下内存,而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存热插拔式主板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存热插拔式主板10上设置有内存11、内存控制器12、中央处理器(CPU)13、电源管理器14、热插拔按键15和指示灯16。热插拔按键15用来实现在不断电情况下内存的热插拔。
另外,主板10上还设置有内存插槽100,用来插拔内存11,内存1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本实施例中内存11的个数为两个,即包括第一内存111和第二内存112。
内存控制器12连接中央处理器13、电源管理器14和热插拔按键15,电源管理器14用来给内存11、中央处理器13和内存控制器12供电。热插拔按键15可以通过系统总线(例如,GPIO总线)连接内存控制器12。
内存控制器12可以集成在中央处理器13中;热插拔按键15的个数与内存11的个数相等,其可以直接设置在主板10上,也可以设置在内存11上,即第一内存111和第二内存112上分别具有一个热插拔按键15。
在需要热插拔第一内存111时,触动对应第一内存111的热插拔按键15,被按压的热插拔按键15会通过系统总线发送一个低电平的控制信号给内存控制器12,然后,内存控制器12就会通知中央处理器13第一内存111要被拔出不要再向第一内存111传输数据以及控制电源管理器14切断施加在第一内存111上的电压,接收到来自内存控制器12的信号后,中央处理器13就会立即停止向第一内存111传输数据、电源管理器14停止对第一内存111供电,另外,中央处理器同时点亮指示灯16,指示灯16点亮后,可以安全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拔出第一内存111。
第二内存112的热插拔过程与第一内存111的热插拔过程相同。
另外,中央处理器13对第一内存111进行读写操作的同时,将第二内存112作为备份,对第二内存112进行同样的读写操作,所以,相同的数据会同时存在第一内存111和第二内存112中,当第一内存111损坏,那么之前的数据还可以从第二内存112中找回。
热插拔第一内存111或第二内存112时,只需要触动热插拔按键15,即可使中央处理器13停止对第一内存111或第二内存112的读写操作,此时,在不断电情况下课及时取下第一内存111或第二内存112,而不会影响主板10的正常运行。
另外,由于相同数据可以同时存储在第一内存111和第二内存112中,进一步增加了内存热插拔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发明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1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