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前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91470.0 申请日: 2013-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3446567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林凡友;林凡儒 申请(专利权)人: 林凡友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023 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经***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经前安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经前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后期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到没有任何症状状态。其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乳房胀痛、颜面浮肿等一系列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从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看,该病是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同时,经前期综合征是一种生理和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的一种妇女疾病。目前严重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期症状的定义并不一致。但在最近的研究中,这一诊断标准已基本得到统一,并已用于诊断这一系列具有多种表现的严重的经前期症状(经前期烦躁不安精神障碍)---以至少5种症状为基础,同时包括4种核心心理症状之一(出自包含17种生理、心理症状的表格。这17种症状是:抑郁、无助和负罪感、焦虑/压力大、情绪不稳、易怒/持续愤怒、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食欲亢进、睡眠障碍、无自控力或易受打击、协助能力差、头痛、疼痛、水肿/体重增加、抽搐、乳房胀痛)并在经前期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等。

当前,西医治疗,由于对经前期紧张症发病的真正原因不甚清楚,故多采取对症治疗,心理或精神疗法,矫正盐及水失调等方法,疗效不佳。古代中医学中无经前期综合征病名,但有如“经前发热”、“经前烦躁”等的论述。现代中医妇科常将此类症状统称为“月经前后诸证”。其临床表现症状众多、复杂,如经行头痛、发热、吐衄、口糜、浮肿、咳喘、情志异常等。另如经后泻水、抽搐、呃逆、唇青、肿胀、痒症等虽较少发生,但在古籍及现代临床都有所见。根据古人认识结合现代临床实际,目前认为月经前后诸证之所以随月经周期发作,与经期气血盈虚变化及体质有密切关系。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故总结我国历代治疗经验,积极开发治疗本病的新药具有重要价值。

当前西医治疗存在周期长,治疗成本高,且伤身体,易复发,疗效不明显。目前中医治疗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中医主要讲究是调理,但是都是要靠慢慢调养,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处方都是针对不同的人进行对症下药,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的纯中药复方药物。

祖国医学认为,调经应重在理气,扶脾,补肾,疏肝,中医重在调经以治本,疏肝理气、清热凉血、健脾益气,使肝气舒达,经血流畅。本申请发明人结合前人秘方根据多年的医行实践,通过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并结合辩证论证,多方收集众家之长,寻求最佳治疗方案,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养血敛阴,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的天然中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结合传统中医技术精心配制成本发明的调理女性月经前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对月经前期综合征有快速治愈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经前安药物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得:

柴胡30份、桔梗26份、龙眼肉23份、益母草20份、丹参20份、

海藻18份、防风18份、葛根16份、川芎16份、赤芍15份、

山药15份、莱菔子15份、牡丹皮12份、桂枝10份、蒲公英10份、

石榴皮10份、郁金8份、茯苓8份、干姜7份、半夏7份、

香附6份、陈皮6份、黄连5份、莪术5份、没药4份、

桑叶3份、山豆根2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括:

1)按照上述重量份取丹参、防风、牡丹皮、石榴皮、陈皮以及山豆根,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取出并平铺成厚度为1cm的药粉,紫外线下照射10分钟,紫外线强度为1200uW/cm2;然后将药粉置于容器中,添加药粉2倍质量的90%乙醇(v/v),搅拌,然后放置1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并且旋转蒸发去除乙醇,然后浓缩成密度为1.2g/ml的浸膏A;

2)按照上述重量份取柴胡、桔梗、龙眼肉、益母草、海藻、葛根、川芎、赤芍、山药、莱菔子、桂枝、蒲公英、郁金、茯苓、干姜、半夏、香附、黄连、莪术、没药以及桑叶,混合均匀,加5倍重量的水煎煮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调整滤液的pH为7,然后将滤液浓缩成密度为1.2g/ml的浸膏B;

3)将步骤1)制备的浸膏A和步骤2)制备的浸膏B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置于70℃下保温箱烘干后,粉碎至200目以上,制粒并压制成片即得。每片0.3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凡友,未经林凡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1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