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排气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1817.1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于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31/18;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4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机械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爆缸双室且能感应温度和压力并给予显示的单向排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生产中使用的单向排气阀为一个室,而且单向排气阀所能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不能根据生产进行调节承受的压力值,一旦当管道的压力过大时,容易造成爆裂,危害员工或周围事物,管道内部水温和阀体内室的压力大小也不能清晰的让操作者明了,在生产中造成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带防爆缸双室且能感应温度和压力并给予显示的单向排气阀,它采用在内挡板与调节器将阀体分为左右两室,使阀体的容压效果明显,同时阀体外部设置有防爆缸,让阀体的安全增大预防压力过大而产生爆阀;排气阀和管道内部分别装置有感应器,并通过导线将感应的数据传递给温压显示器,使操作人员比较清晰的了解记录生产各阶段时,管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做好安全预防和指导,消除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单向排气阀,包括防爆缸、阀体、排气阀、内挡板、调节器、浮球,所述的防爆缸包裹阀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阀体内部设置有内挡板、调节器、浮球,所述的内挡板与调节器摩擦连接,将阀体分隔为左、右室,所述的左室分内部设置有浮球,浮球通过铰链与排气阀连接,所述的右室阀体下端与管道连接,管道通过手控阀来控制开关的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阀内部设置有气压感应器,并通过导线将感应的信息回传到温压显示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道内部设置有温感器,并通过导线将信息回传到温压显示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爆缸与阀体之间相隔2-3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挡板、调节器上均设置有空腔a、b、c便于来自管道里的水从阀体的右室流入左室,同时增大排气阀容压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腔a、b、c的直径大小为a﹥b﹥c。
进一步地,所述的铰链分为三段,前段与排气阀连接,中端与固定在阀体内壁的杆连接,末端通杆与浮球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它采用它采用在内挡板与调节器将阀体分为左右两室,使阀体的容压效果明显,同时阀体外部设置有防爆缸,让阀体的安全增大预防压力过大而产生爆阀;排气阀和管道内部分别装置有感应器,并通过导线将感应的数据传递给温压显示器,使操作人员比较清晰的了解记录生产各阶段时,管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做好安全预防和指导,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室内部铰链与浮球连接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2、防爆缸;3、调节器;4、浮球;5、排气阀;6、管道;7、温压显示器;8、温感器;9、手控阀;10、内挡板;11、铰链;11a、前段杆;11b、中段杆;11c、末段杆;12、初始水位;13、空腔ab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单向排气阀,包括防爆缸2、阀体1、排气阀5、内挡板10、调节器3、浮球4,所述的防爆缸2包裹阀体1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的阀体1内部设置有内挡板10、调节器3、浮球4,所述的内挡板10与调节器3摩擦连接,将阀体1分隔为左、右室,所述的左室分内部设置有浮球4,浮球4通过铰链11与排气阀5连接,所述的右室阀体1下端与管道6连接,管道6通过手控阀9来控制开关的闭合。
所述的排气阀5内部设置有气压感应器,并通过导线将感应的信息回传到温压显示器7上。
所述的管道6内部设置有温感器8,并通过导线将信息回传到温压显示器7上。
所述的防爆缸2与阀体1之间相隔2-3厘米,优选3厘米,经试验3厘米防爆缸的防爆效果最好且使用时较为方便。
所述的内挡板10、调节器3上均设置有空腔a、b、c13便于来自管道里的水从阀体的右室流入左室,同时增大排气阀容压的能力。
所述的空腔a、b、c13的直径大小为a﹥b﹥c,便于控制承压的时间,控制了管道6水流的速度和增压的快慢。
所述的铰链11分为三段,前段11a与排气阀5连接,中端11b与固定在阀体1内壁的杆连接,末端11c通杆与浮球4连接,运用杠杆原理。
实施例1(缓慢增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1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