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护背心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3171.0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锋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燕肇琪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背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户外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护背心。
背景技术
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之为雪崩。雪崩对登山者、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是一种很严重的威胁。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为经常和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难人数的1/2~1/3。目前市面所售防护背心多具备坚硬外壳,以减轻雪崩冲击对人们身体造成的伤害,这种防护背心因其保护范围较大而质量较重,大大增加人体负荷,使人们在雪山行走时步履维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背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背心重量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护背心,包括防护罩,防护罩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高强气压罐,高强气压罐的顶部设置有气咀,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气囊,气囊通过气咀与高强气压罐连接。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防护罩与气囊之间连接有第一安全带。
防护罩上与气囊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全带,第二安全带上设置有卡扣。
防护罩上设置有拉杆,拉杆与高强气压罐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背心重量过大的问题。而且,本发明可在雪堆下形成空气穴,气囊中含有足够的空气,可在雪崩过程及雪崩后形成足够的浮力,帮助穿戴者头部始终在雪上方并且减轻其身体所受伤害;此外,本发明气囊中的空气可供人们呼吸2~3小时,延长人们的存活期,为挖掘、寻找争取更多的时间,极大提高雪崩埋住后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护背心的结构图。
图中,1.防护罩,2.高强气压罐,3.气囊,4.第一安全带,5.第二安全带,6.卡扣,7.拉杆,8.气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防护背心的结构,包括防护罩1,防护罩1的形状与使用者背部形状相吻合,重点保护使用者脊椎,与传统防护背心相比较本发明耗材少,重量轻。防护罩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高强气压罐2,高强气压罐2的顶部设置有气咀8,防护罩1的顶部设置有气囊3,气囊3通过气咀8与高强气压罐2连接。防护罩1上设置有拉杆7,拉杆7与高强气压罐2连接。防护罩1与气囊3之间连接有第一安全带4。防护罩1上与气囊3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全带5,第二安全带5上设置有卡扣6。
其使用方法为,将第一安全带4和第二安全带5套入使用者身体上,通过调节第二安全带5上的卡扣6,使防护罩1紧贴于使用者身体表面,当发生雪崩时,该使用者只需用力将拉杆7拉下,高强气压罐2通过气咀8迅速向气囊3中冲入空气,充气只需2~3秒钟,气囊3膨胀形成空气穴从而保护了使用者的头及脖子,气囊3中冲入的空气足以维持2小时,为营救赢得了足够的时间。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防护背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背心重量过大的问题。而且,本发明可在雪堆下形成空气穴,气囊中含有足够的空气,可在雪崩过程及雪崩后形成足够的浮力,帮助穿戴者头部始终在雪上方并且减轻其身体所受伤害;此外,气囊中的空气可供人们呼吸2~3小时,延长人们的存活期,为挖掘、寻找争取更多的时间,极大提高雪崩埋住后的存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锋,未经杨小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3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GPS定位的防水透气衣服
- 下一篇:一种电瓶或摩托车用保暖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