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94144.5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冯敏;胡天一;杨欣郁;张瑞雪;王天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汤春龙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集中 文件 自动 收集 分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处理装置,具体地涉及基于网络的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业务的发展,现有计算机软件系统也需要根据新的需求迭代更新,而系统各个模块间的依赖也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一个常见的设计需求是,位于同一网络内不同主机上的服务之间需要以文件的形式传输其输入或输出数据,而其实现往往是通过编写特定的代码并让其在指定条件下运行。然而,对于每个系统都使用类似的实现来完成,会带来代码的冗余,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形;并且往往使得文件传输的配置分散在系统的各个角落,难以统一管理,在模块更新时可能会被忽略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文件传输配置集中实现统一管理的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
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按照预先制定的文件传输配置在网络上任意的主机之间实现文件的收集和分发,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实现预先指定的文件传输配置的载入和解析;
文件传输模块,用于将远程文件传输至本地或者将本地文件传输至远程;
协议适配模块,用于将不同的网络传输协议转换成统一的网络传输协议来实现文件的传输;
外部触发模块,用于在文件传输过程完成后触发相应的后续流程;以及
主控模块,用于在合适的时间点控制所述配置模块、所述文件传输模块、所述协议适配模块、所述外部触发模块完成文件传输。
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下述之一的合适的时间点控制所述配置模块、所述文件传输模块、所述协议适配模块、所述外部触发模块完成文件传输:
系统时间符合配置中指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在外部主动发起请求的情况下;
在检测到文件传输源已经生成的情况下;
配置中指定条件且与该指定条件相应的插件检测结果为满足的情况下。
优选地,所述配置模块用于对文件传输所必要的信息进行配置以使得在每一份配置中包括但不限于:
源文件路径;
目标文件路径;
执行时间;
是否覆盖已存在的目标文件
重试次数;
其他可用执行检测条件;
底层传输协议所必需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在解析过程中遇到错误的配置的情况下记录必要的错误信息。
优选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提供文件路径的扩展机制。
优选地,所述文件传输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模块提供的扩展机制将源文件路径扩展为列表之后再进行传输。
优选地,所述文件传输模块利用递归算法以分级目录结构的方式实现文件传输。
优选地,所述外部触发模块用于在文件传输成功后通知对应的模块启动相应的操作或者在文件失败后发出失败通知。
优选地,所述外部触发模块用于在本地或远程运行制定的命令。
优选地,所述外部触发模块用于通过HTTP请求发送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能够避免在多个模块实现相同的功能、分散的文件传输策略,实现统一的管理,而降低系统出错的可能性。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能够简化复杂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让系统的各个模块不必额外进行相应地改造开发即能根据其实际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获得输入、并及时将其输出推送至相关模块,保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的构造框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解析文件的收集/分发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的是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发明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的构造框图。
下面,参照图1对于本发明的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文件自动收集和分发装置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1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碳硅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