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强真空降水井施工方法及所用井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4309.9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龙敏健;陈静;彭振峰;黄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3/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强 空降 水井 施工 方法 所用 结构 | ||
1. 一种超强真空降水井施工方法,该方法按以下工艺流程施工:测放井位→埋设护口管→安装钻机→成井施工→钻进成孔→清孔换浆→下井管→围填滤料→洗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埋设护口管时,护口管底口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护口管上部高出地面0.10m~0.3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井施工时,施工机械设备选用GPS-1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成孔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进成孔时,上部钻进采用轻压慢转,钻压为15~35KN,转速20~50rpm;当钻具全部进入砂层后,适当加压,提高转速;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泥浆循环采用泥浆箱进行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孔换浆时,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08,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使用完后的泥浆通过泥浆箱运出场地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扶正器采用梯形铁环,上下部扶正器铁环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填滤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边进行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井时,采用活塞从滤水管下部向上拉,将水拉出孔口,当活塞拉出的水基本不含泥砂后,换用真空泵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到水清不含砂为止,试抽成功则代表成井完成。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所用的井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上管(1)和地下管(2)两部分,地上管(1)通过法兰盘和螺栓与地下管(2)连接,地上管(1)的管口设有封板(3),封板上设有真空表(4)、排水管(5)和抽真空接口(6);地下管(2)由上至下分别为真空段(7)、过滤段(8)和沉淀段(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井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段(8)的井管上均布有过滤孔(10),过滤孔(10)外设有过滤网(12),过滤段(8)的管内设有抽水泵(13)和液位控制器(14),抽水泵(13)与排水管(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3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的地下结构抗浮力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竖向布置土压力盒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