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织品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固色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4500.3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龙家杰;许红梅;崔创龙;陈峰;魏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94 | 分类号: | D06P1/94;D06P1/16;D06P1/38;D06P3/66;D06P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品 一种 转移 催化 加工 方法 | ||
1.纺织品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固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分散活性染料将纺织品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进行无水介质状态下的干态上染;
(2)将纺织品置于相转移催化固色装置中,循环的超临界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以相转移催化为载体,将呈离子态的固色催化碱性物质从水溶液转移到疏水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与纺织品纤维上的官能团充分接触并与分散活性染料进行催化固色反应;所述呈离子态的固色催化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或它们在微水环境中水解或受热分解产生氢氧根OH-的物质,所述固色催化碱性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0.1g/L~20g/L;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全氟辛基季铵盐,或含C12~C18脂肪链或芳香基的季铵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固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活性染料的活性基的结构为乙烯砜、乙烯基、均三嗪、烟酸,或它们的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固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织品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进行无水介质状态下的干态上染工艺条件为,系统压力8.0MPa~30.0MPa,温度40℃~100℃,处理时间30min~18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固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固色反应的工艺条件为,温度60℃~160℃,压力8.0MPa~30.0Mpa,反应时间20min~18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的一种相转移催化固色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固色装置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系统,固色液储存釜(2)和固色釜(9),固色液储存釜(2)置于固色釜(9)的下部,通过连接装置(6)密封连通;所述的固色液储存釜(2)为圆柱形空腔,内置流体分布器(4),所述的流体分布器(4)由相互连通的若干个管道组成,管口弯向下方,其中的一个管道为循环流体入口管(1),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系统连通,其余管道为循环流体出口管;所述的固色釜(9)为圆柱形空腔,顶部开有循环流体出口(11),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系统连通,固色釜(9)的底部安装多孔过滤器(5),流体导流罩(7)的下部为喇叭形开口,罩在多孔过滤器(5)的上面,流体导流罩(7)的上部开口与纺织品卷绕轴(8)的下端口连通;所述的纺织品卷绕轴(8)为圆柱形空心轴,上端口封闭,轴身开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5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