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4811.X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末定怜;今村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开闭形成在车身上的车门开口部的车门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车辆用车门在外侧的车门外面板与内侧的车门内面板之间具有车门横梁(door beam),针对从车辆侧方施加在车辆用车门上的冲击进行加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知有通过车门横梁来加强车门外面板的技术。
关于在专利文献1中公知的技术,将由长尺寸的管材构成的车门横梁的两端通过紧固部件固定在车门外面板的内表面上。而且,通过焊接将托架的一端固定在车门横梁的中间部分,并通过密封材料将托架的另一端接合在车门外面板的内表面上,由此能够得到减振效果。
另外,通常情况下,在车辆用车门的内部穿通有线束。该线束通过托架安装在车门外面板上。但是,由于需要在车辆用车门的内部设置线束安装用的专用托架,所以零部件数量增多而成本升高。对此,考虑将线束安装在车门横梁上。但是,在为管材那样的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的情况下,难以在车门横梁上形成线束用的安装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68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的安装技术,在将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连结于车门外面板的车辆用车门中,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车辆用车门包括:车门主体,其由车门内面板和车门外面板构成;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其沿横向配置在该车门主体的内部,并且两端部固定在该车门主体上;和连结托架,其将该车门横梁的长度中途的部位连接在上述车门外面板上,在该车辆用车门中,在上述车门主体的内部穿通有线束,该线束安装在上述连结托架上。
如技术方案2所述,优选的是,在上述车门内面板上开设有与上述车门主体的内部连通的作业用孔,上述车门横梁沿上述作业用孔的缘配置,上述线束相对于上述连结托架的安装位置设定于不与上述作业用孔在车门厚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如技术方案3所述,更为优选的是,上述车门横梁设定于与上述作业用孔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
如技术方案4所述,更为优选的是,上述连结托架沿着上述车门横梁且具有沿该车门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缘,该凸缘具有:安装在上述车门横梁上的安装部;和相对于该安装部与上述车门横梁分离的间隔部,上述线束通过安装在上述安装部上而安装在上述连结托架上。
如技术方案5所述,更为优选的是,在上述车门外面板上安装有外把手,上述连结托架延伸至上述外把手附近。
如技术方案6所述,更为优选的是,上述连结托架比上述车门横梁更向车门上方延伸。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车辆用车门中,通过连结托架将车门横梁的长度中途的部位连结在车门外面板上。在车门主体的内部穿通有线束,由于该线束安装在连结托架上,所以无需另行设置线束安装用的专用托架。由于利用将闭截面状的车门横梁连结在车门外面板上的连结托架而将线束安装在车辆用车门上,所以能够削减零部件数量,从而能够谋求轻质化及成本的降低。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由于线束相对于连结托架的安装位置设定于不与作业用孔在车门厚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在从作业用孔将车窗升降器等功能部件组装到车辆用车门内部时,线束不会成为阻碍,能够谋求作业性的提高。另外,车门横梁沿作业用孔的缘配置。作业者能够将手从作业用孔伸入而容易接触到连结托架。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线束的安装作业。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由于车门横梁设定于与作业用孔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连结在车门横梁上的连结托架位于作业用孔的缘部附近。由于在连结托架上安装线束,所以能够使线束的安装部位于作业用孔的缘部附近,从而能够提高从作业用孔安装线束的作业性。另外,由于将车门横梁配置于与作业用孔在车门高度方向上重合的位置,所以在发生朝向车门外面板的侧面碰撞时,能够通过车门横梁加强由于作业用孔而无法通过车门内面板支承车门外面板的部分,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用车门整体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连结托架具有沿车门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缘。凸缘具有:安装在车门横梁上的安装部;和相对于安装部与车门横梁分离的间隔部,因此,能够使凸缘沿车门横梁的长度方向形成为凹凸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凸缘的刚性。其结果为,连结托架难以弯曲,能够沿车门横梁牢固地固定。另外,由于线束安装在安装部上,所以能够在不与凸状的间隔部发生干涉的宽敞的部位设置线束的安装部。虽然线束的安装部需要一定宽敞的部位,但由于安装部对于线束的安装为足够宽敞的部位,所以无需为了确保安装部位而使连结托架延伸,能够使连结托架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