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远光灯透镜及近光灯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5070.7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曹红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欧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远光灯 透镜 近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灯透镜,特别是涉及摩托车远光灯透镜及近光灯透镜。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前照灯配光中,要求远光照明有足够的照明亮度,近光照明需在25米处的垂直屏幕中形成一条明显的明暗截止线,即光照强度的强区与弱区对比明显,过渡区小;且灯光向下倾斜,以免对近处的行人或对方驾驶人员造成刺目眩光感,而引发安全事故。
而目前的摩托车前照灯透镜均采用非常普通的球面或非球面透镜,只对光线产生一定的汇聚作用,远光照明强度有限,对于近光照明,更难以形成一条明显的明暗截止线,即或是汽车近光照明,也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特别是光能损失太大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很难达到配光标准中的要求。近年来,LED光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的优势已在业界达成共识,车灯市场迫切需要及时推出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远光和近光照明的LED照明光学系统,因此,开发这样的光学系统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前照灯明暗截止线太宽的缺点,提供一种摩托车远光灯透镜及近光灯透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摩托车远光灯透镜,包括光源孔、位于光源孔前方的正入射面及光源孔四周的侧入射面、反射面和位于透镜前端的出光面,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及第四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以透镜中心光轴为轴线水平对称分布,第三反射面与第四反射面以透镜中心光轴为轴线垂直对称分布,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面型为方形贝赛尔曲面;出光面包括正出射面及侧出射面;侧出射面又包括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第三出射面及第四出射面;正出射面、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第三出射面及第四出射面分别与正入射面、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及第四反射面相对应。
具体的,第一出射面与第二出射面为自由曲面。
进一步的,第三反射面及第四反射面为自由曲面。
进一步的,光源孔为方孔。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摩托车近光灯透镜,包括上述摩托车远光灯透镜,还包括设置于摩托车远光灯透镜出光面前的近光调制复眼元件,近光调制复眼元件包括中心区域、第一复眼区域、第二复眼区域、第三复眼区域及第四复眼区域,中心区域、第一复眼区域、第二复眼区域、第三复眼区域及第四复眼区域分别与正出射面、第一出射面、第二出射面、第三出射面及第四出射面相对应,中心区域、第一复眼区域、第二复眼区域、第三复眼区域及第四复眼区域上设置有复眼单元。
具体的,近光调制复眼元件上的复眼单元面型为自由曲面。
进一步的,每个复眼单元面型不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能够改变出射光的分布,使出射光斑有明显的明暗截止线,且能够增强出射光的亮度,提高远光照度,增强近光灯出射光强,优化照明效果。本发明适用于摩托车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摩托车远光灯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摩托车远光灯透镜的后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摩托车远光灯透镜的前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摩托车近光灯透镜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摩托车近光灯透镜的前面正视图;
其中,1为光源孔,C1为正入射面,C2为侧入射面,A为反射面,A11为第一反射面,A12为第二反射面,A21为第三反射面,A22为第四反射面,D为出光面,D0为正出射面,D1为侧出射面,D11为第一出射面,D12为第二出射面,D21为第三出射面,D22为第四出射面,B为近光调制复眼元件,B0为复眼单元,B3为中心区域,B11为第一复眼区域,B12为第二复眼区域,B21为第三复眼区域,B22为第四复眼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摩托车远光灯透镜,包括方形的光源孔1、位于光源孔1前方的正入射面C1及光源孔1四周的侧入射面C2、反射面A和位于透镜前端的出光面D。
反射面A包括第一反射面A11、第二反射面A12、第三反射面A21及第四反射面A22,第一反射面A11与第二反射面A12以透镜中心光轴为轴线水平对称分布,第三反射面A21与第四反射面A22以透镜中心光轴为轴线垂直对称分布,第一反射面A11与第二反射面A12面型为方形贝赛尔曲面;四个反射面互成90度。透镜中心光轴为透镜的几何对称轴,即光源放置于光源孔1中时,出射光的中心光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欧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欧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5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