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5328.3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彭齐飞;邱育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曦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9/10;C08K3/04;C08K3/36;C08K3/22;B29C5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功能助剂和PET切片组成,其中功能助剂占聚酯薄膜的质量分数的1.5~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助剂为胶囊结构,芯层为复合椰壳粉,囊层和芯层的厚度比为1:18;功能母粒的直径为0.5~3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椰壳粉为含有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的椰壳粉。
4.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双向拉伸工艺法进行生产,其具体工艺为:一功能助剂的制备,二预结晶干燥,三熔融挤出,四铸片,五纵向拉伸及横向拉伸,六牵引,切片,电晕处理,收卷,检验,其特征在于,熔融挤出将预结晶和干燥的PET切片以及功能助剂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并在挤出压力的推动下,将熔体均匀地输送到模头处铸片;铸片是将挤出系统输送来的均匀稳定的熔体通过模头流延在转动的急冷辊上,使之形成无定型的厚片;铸片进入纵拉机后,再进行纵向拉伸过程,铸片经过纵向拉伸后随即进入横向拉伸机进行拉幅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结晶温度为151~158℃。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拉伸工艺的拉伸温度:
预热段温度:86~104℃,将薄膜温度加热到tg以上;
拉幅段温度:105~120℃,使薄膜在高弹态下进行拉伸;
定型段温度:190~230℃,此温度区间是PET最大结晶速率的温度;
冷却段温度小于80℃,使薄膜的取向、结晶冻结固定下来,避免过度结晶和解取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
将椰壳在70℃下干燥4小时,得到处理后椰壳;
(2)炭化处理:
将步骤(1)得到的处理后椰壳,进行炭化得到改性椰壳粉;
(3)老化改性:
将步骤(2)改性椰壳粉进行老化改性处理,得到复合椰壳粉;
将步骤(2)得到的改性椰壳粉溶于强酸溶液中,得到的改性椰壳粉的溶液,加入功能材料和老化剂,再进行搅拌以及超声分散,然后离心分离得到固体材料,将固体材料在40~60℃下干燥2~6小时,得到复合椰壳粉;
(4)功能助剂
将芯层为复合椰壳粉包裹在囊层为壳聚糖材料里面,制成含复合椰壳粉的功能助剂;其中,囊层和芯层的厚度比为1:18;功能母粒的直径为0.5~3μ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化工艺为采用石英管式炉进行椰壳的分段炭化: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30℃,椰壳在230℃下炭化80min,然后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30℃,再在430℃炭化80min,最后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760℃,并在该温度下炭化处理2~3h;炭化后将所获产物在高能球磨机进行研磨,直至细粉状,即得到改性椰壳粉,椰壳粉的粒径为0.1~0.5μ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三者的质量比为1:1:1~1:3:5,优选为1:2: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聚酯薄膜在环保薄膜,扭结薄膜,高亮膜,绝缘膜,电容膜,护卡膜,烫金膜,镀铝膜,复合包装膜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曦,未经陈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53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