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辅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5557.5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维;展益彬;安琦;李慧;徐华;毛凯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换热器 安装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内管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设备是化工、炼油工业中普遍应用的典型工艺设备,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使热量由高温传送给低温流体。在化工厂中,用于换热设备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中约占总费用的35%~40%。其他在动力、原子能、冶金、食品、交通、家电等工业部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换热管是换热器的主要元件之一,一般分为翅片管和光管两种,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每个模块的管板一般要求竖直固定于两条平行放置的工字钢之间,管板上有不同形式的管孔,换热管便穿插于几块换热管板之间,安装过程在工业上一般称之为穿管。
换热管模块现有的安装方式一般为人工穿管,需要三到四位工人同时工作,在桁车和插车的配合下,将翅片管一根一根的穿过管板。在实际工作时,模块前端需要工人师傅通过手势与桁车及插车操作员配合将换热管推入第一块管板中;由于换热管行进过程有一定的挠度,因此在中段的工人师傅需要撬棍辅助将换热管推入中间的管板。目前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应各种型号模块的穿管,对于小管径的模块而言效率较高,缺点是需要的人数较多,对桁车和插车的依赖性强,对于大管径模块而言,工序繁琐,手工调整位置,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可以简化装管工序,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可以简化装管工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以下部件:
载物台,用于放置内管,所述载物台设有滚动机构,当所述内管沿轴向运动时,所述内管与所述载物台通过所述滚动机构滚动接触;
支撑架,支撑所述载物台,所述支撑架设有用于调节载物台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架的底座还设有用于行走的滚轮。
优选地,还包括穿管引导装置,所述穿管引导装置设置于所述内管的前端部,用于引导所述内管穿过换热器的管板上设置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穿管引导装置为引导锥,所述引导锥的前端部呈锥状结构,所述引导锥的后端部具有与所述内管的外表面或内表面配合的安装面。
优选地,所述引导锥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引导锥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引导锥头和连接引导锥头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为配合安装面。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于所述底座上的螺纹杆,以及固设于所述螺纹杆的光杆部的固定块和与所述螺纹杆的外螺纹部配合设置的活动块;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连杆单元,所述连杆单元包括非端部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一者的上端部滑设于所述载物台,下端部铰接于所述固定块,另一者上端部铰接于所述载物台,下端部铰接于所述活动块。
优选地,所述连杆单元还包括非端部铰接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螺纹杆通过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支撑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其中一者的下端部滑设于所述底座,上端部铰接于所述固定块,另一者下端部铰接于所述底座,上端部铰接于所述活动块。
优选地,所述连杆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纹杆上的螺纹部包括螺纹旋向相反设置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两所述连杆单元的活动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当所述螺纹杆转动时,两所述连杆单元同步升降。
优选地,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滑轨轴、滚动内圈、滚动外圈和设置于所述滚动内圈和所述滚动外圈之间的若干滚珠;所述滚动内圈通过滑轨轴固定于所述载物台。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的操作手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换热器的管板端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换热器内管安装的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载物台和支撑架,载物台用于放置内管,载物台设有滚动机构,当内管沿轴向运动时,内管与载物台通过滚动机构滚动接触;支撑架支撑载物台,支撑架设有用于调节载物台高度的升降机构,支撑架的底座还设有用于行走的滚轮。
当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装置对换热器内管进行安装时,首先可以先将内管置于载物台上,然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升降机构调节支撑架的上下高度,将内管与管板上的内管安装孔对齐,因内管与载物台通过滚动机构滚动接触,当内管沿轴向运动时,内管与载物台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比较小,此时只需操作人员通过人力推动的方式即可将内管推入管板的安装孔中,无需插车与桁车配合即可实现内管的安装,简化安装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5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