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破窗按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5638.5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邹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长云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按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破窗按钮,属于安全逃生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频率逐渐提高,但是出行安全值得大家思考。现有交通工具一般设有多种形式的安全出口,其中一种途径为破碎玻璃使之成为逃生出口,现在公共交通工具一般配有安全锤,但需要使用者有足够的力量及角度控制才能将玻璃击碎,且安全锤在运营过程中极易丢失,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结构简单、定位精确、不易丢失的安全破窗按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破窗按钮包括:固定于玻璃上的基座、按帽、卡簧、撞针、复位弹簧、定位弹簧、定位球,所述基座上设有基座内孔,所述按帽上设有按帽中轴,所述按帽中轴套于所述基座内孔中,所述按帽由卡簧固定于基座上,所述撞针固定于所述按帽中轴下端,所述基座上设有基座凹槽,所述复位弹簧固定于所述基座凹槽与按帽之间,所述按帽中轴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弹簧固定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定位球固定于定位弹簧上。
优选的,所述基座内孔上部设有上沉台,所述上沉台上设有四个定位槽,所述基座内孔内设有两个导槽。
优选的,所述导槽之间角度为120°,诉述定位槽之间角度为60°。
优选的,所述按帽上设有观察孔,所述按帽中轴下部设有凹槽,所述卡簧固定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按帽中轴上部设有限位凸台。
优选的,所述撞针为由合金材质制成的正多边形锥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安全破窗按钮具有如下优点:
1)体积小巧、定位精确、使用方便、效率高,缩短自救时间。
2)定位槽配合导槽,定位精确,操作简单。
3)依靠定位槽的精确定位、锁定,配合结构优化,防止恶劣环境下的误操作。
4)通过复合材料将其固定于玻璃上,强度高,不易丢失,降低运营的安全隐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按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按帽;3-卡簧;4-撞针;5-复位弹簧;6-定位弹簧;7-定位球;11-基座内孔;12-导槽;13-定位槽;14-基座凹槽;15-上沉台;21-按帽中轴;22-凹槽;23-定位孔;24-限位凸台;25-观察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的安全破窗按钮整体结构,其包括:固定于玻璃上的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基座内孔11,所述按帽2上设有按帽中轴21,所述按帽中轴21套于所述基座内孔11中,所述按帽2由卡簧3固定于基座1上,所述撞针4固定于所述按帽中轴21下端,所述基座1上设有基座凹槽14,所述复位弹簧5固定于所述基座凹槽14与按帽2之间,所述按帽中轴21上设有定位孔23,所述定位弹簧6固定于所述定位孔23中,所述定位球7固定于定位弹簧6上。
如图2所示,显示了本发明的安全破窗按钮基座结构,其包括:所述基座内孔11上部设有上沉台15,所述上沉台15上设有四个定位槽13,所述基座内孔11内设有两个导槽12。所述导槽12之间角度可设计为90°至180°,诉述定位槽13之间角度可设计为45°至90°。
如图3所示,显示了本发明的安全破窗按钮按帽结构,其包括:所述按帽2 上设有观察孔25,所述按帽中轴21下部设有凹槽22,所述卡簧3固定于所述凹槽22中,所述按帽中轴21上部设有限位凸台24。
其中,正常状态下,按帽2在限位凸台24的作用下为限位锁死状态,定位球7配合定位槽13使其能在恶劣条件下不移位;紧急情况下,左旋或右旋按帽2一定角度,从观察孔25里确认初步就位后,由定位球7与定位槽13配合自动精确定位,解除锁死状态,然后向按帽2施加作用力,则撞针4移向玻璃,击碎玻璃后由复位弹簧5完成复位作用。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长云,未经邹长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5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间盘假体
- 下一篇:一种丁烷脱氢催化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