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酚邻位甲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合成邻甲酚和2,6-二甲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6496.4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佘喜春;衷晟;彭伟才;谢琼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47 | 分类号: | B01J23/847;C07C39/07;C07C37/16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 代理人: | 皮维华 |
地址: | 41401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酚 甲基化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合成 甲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酚邻位甲基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催化剂合成邻甲酚和2,6-二甲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酚邻位甲基化产物有邻甲酚和2,6-二甲酚等,它们都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其中邻甲酚主要用于合成邻甲酚醛树脂、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苯氧基羧酸系除草剂(MCPA、MCPB等),也可用于生产邻羟基苯甲醛、染料、香料及抗氧剂等,市场需求量很大;2,6-二甲酚主要用于合成聚苯醚树脂( PPO为五大工程塑料之一)、2,6-二甲基苯胺(农药、染料中间体)和抗氧剂等。
目前生产邻位甲基化苯酚类化合物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苯酚甲醇烷基化气相法,即在催化剂存在下,将苯酚和甲醇气化后,进入催化反应器进行反应,主要产物是邻甲酚,同时副产 2,6-二甲酚和少量间甲酚。该法一般采用分子筛或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其中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该反应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性能。
CN101513614A、CN101514144A和CN101514145A中公开了一种碱性Fe/Mg/M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它是以Fe2O3为主催化剂,MgO为主要添加剂,同时还添加少量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如CeO2、ZnO、MnO2、CuO等)做为助催化剂。此催化剂制备简单,无毒,所需反应温度相对较低,邻甲酚选择性较高。反应运行500h期间,苯酚平均转化率33.7%。反应运行至500h时,苯酚转化率已明显降低,无法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转,企业生产成本较高。因而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该催化剂只适用于催化合成邻甲酚,不能用于生产2,6-二甲酚。
CN102826960A中公开了一种Fe:Mg:Sb =1:(0.01~0.05):(0.01~0.0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为常压~0.5MPa,反应温度为320~380℃,进料空速0.5~2 hr-1的条件下制备邻甲酚和2,6-二甲酚的方法。此催化剂使用寿命较长,催化剂可单程稳定运行2000h;邻位选择性高,达99%以上,无杂质间、对甲酚和苯甲醚生成,但苯酚平均转化率不高,只有44.6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酚转化率较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高的用于合成邻甲酚和2,6-二甲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合成邻甲酚的催化剂,它是一种含有铁、镁、铈、钒和钾(钠)的复合氧化物,各组分摩尔比为Fe:Mg:Ce:V:K(Na) =100:(1~50):(0.5~5):(0.5~5):(0.1~0.5)。
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可溶性铁盐、镁盐按所需比例混合溶于水配成溶液A;
②将所需比例的偏钒酸铵、铈盐和钾(钠)化合物加入到所用铁
盐物质的量的4~5倍的浓氨水中配成溶液B;
③常温超声条件下将溶液A和溶液B以并流的方式慢慢混合,
加完后继续超声30min;
④所得沉淀进行过滤、洗涤,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制成30~150
微米的微球,最后在450℃条件下焙烧8小时即为所需催化剂。
本发明所用的铁盐是Fe(OAc)2OH、FeCl3、Fe(NO3)3、Fe2(SO4)3等;镁盐是Mg(OAc)2、Mg(NO3)2、MgCl2等;铈盐是Ce(OAc)3、CeCl3、Ce(NO3)3等;含钾(或钠)化合物是KOH、K2CO3、KNO3、KCl、NaOH、Na2CO3、NaNO3、NaCl等;浓氨水(浓度为25%~28%)作为沉淀剂。
所述催化剂的主要物性:比表面180~220m2/g,孔容0.60~0.80mL/g,堆密度1.0~1.20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6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