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介电常数锂铌钛系低温烧结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8172.4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竹;芈月安;徐宁;周晓华;张树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2 | 分类号: | C04B35/46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电常数 锂铌钛系 低温 烧结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介质陶瓷领域,尤其涉及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
背景技术
微波介电陶瓷是指应用于微波频段(主要是UHF、SHF频段)电路中作为介质材料并完成一种或多种功能的陶瓷,在现代通讯中被广泛用作谐振器、滤波器、介质基片、介质导波回路等元器件,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关键基础材料,已在便携式移动电话、电视卫星接收器、军事雷达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现代通讯工具的小型化、集成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应用于微波频段的介电陶瓷,应满足要求:(1)高的介电常数以利于器件的小型化(介质元器件的尺寸与介电常数εr的平方根成反比);(2)介电常数的提高不能牺牲品质因数Qf值(其中Q~1/tanδ,f是谐振频率);(3)稳定的近零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锂铌钛体系中的Li1.0Nb0.6Ti0.5O3具有高的介电常数(65~70),适中的Qf值(~5000GHz),是一种良好的微波介质材料。然而,未掺杂的锂铌钛陶瓷烧结温度却较高(1100℃),不能直接与Ag、Cu等低熔点金属共烧。
为了降低烧结温度,在研究锂铌钛陶瓷材料采用低熔点助熔剂,如含有硼及钒的盐或氧化物,然而游离的硼及钒在后期流延过程中易导致浆料粘度过大而不稳定,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而采用其它不含硼及钒的盐或氧化物作助熔剂或添加剂,材料的性能或工艺都难以达到要求,极大限制了锂铌钛材料及微波多层器件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低温烧结(850~900℃),具有高介电常数(65~70),低损耗且频率温度系数稳定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应用于卫星通信中介质谐振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微波器件中,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
本发明材料由富锂锂铌钛系材料和占主晶相重量百分比为1~10%的锂硼硅玻璃降烧剂组成,其特征为:Li1.0+xNb0.6Ti0.5O3-yLBS,其中:LBS为锂硼硅玻璃降烧剂,0≤x≤0.2(摩尔比),0≤y≤0.1(重量比)。LBS的制造原料含有:碳酸锂(Li2CO3)、二氧化硅(SiO2)和三氧化二硼(B2O3)。将上述组分经过称量、混合球磨、玻璃熔融、煅烧、粉碎、造粒、成型、排胶和烧结的固相反应工序烧结成微波介质陶瓷。
其制造方法是:
步骤1:将碳酸锂(Li2CO3)、五氧化二铌(Nb2O5)、二氧化钛(TiO2)的原始粉末按Li1.0+xNb0.6Ti0.5O3组成配料,其中:0≤x≤0.2(摩尔比);
步骤2:将步骤1配好的配料以酒精为溶剂,湿式球磨混合8~24小时,烘干后在800~1000℃大气气氛中预烧4~12小时合成主晶相Li1.0+xNb0.6Ti0.5O3相;
步骤3:按配比将Li2CO3或Li2O、B2O3或H3BO3、SiO2配料,球磨3~7小时,烘干过筛,500℃~800℃保温2~8小时预烧,然后在1100℃~1500℃保温1~5小时熔融玻璃渣,将制备的玻璃渣再破碎球磨制成锂硼硅玻璃粉;
步骤4:将所述主晶相加入占其重量百分比为1~10%的锂硼硅玻璃粉,以酒精为溶剂,湿式球磨混合8~24小时,烘干后作为原料备用;
步骤5:添加剂量占原料总质量的2~5%的丙烯酸溶液作为粘结剂造粒;
步骤6:干压成型,成型压力200~300Mpa;
步骤7:在850~900℃大气气氛中保温2~4小时,排胶烧结一次完成制成微波介质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生长用LED日光灯
- 下一篇:一种轻钢架型LED灯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