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8237.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新;陈春森;廖金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中科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209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冬虫夏草 液体 培养基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是一种药用真菌(拉丁学名是Cordyceps sinensis,也写作Ophiocordyceps sinensis),由一种子囊菌侵入蝙蝠蛾幼虫体内逐渐发育而成。冬虫夏草所含的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许多药用功效,在治疗贫血虚弱、阳痿遗精、病后久虚、久咳不止等疾病方面效果显著,特别是对肾脏有显著的保健作用。由于野生冬虫夏草越来越稀少,采用液体发酵方法生产冬虫夏草菌丝体显得日益重要。
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多采用液体发酵方法,这比固体发酵方法周期短,获得的菌丝量更多。目前科研工作者发表了一些相关专利和论文,公开了一些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和培养方法,但是大部分都属于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底物中营养成分结构不合理,所以在液体培养中会产生转化效率不高、培养周期长、容易感染杂菌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具有转化效率高、培养周期短、不易感染杂菌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组分: 1.00-2.50%玉米粉、3.00-8.00%黄豆粉、0.20-0.50%蛋白胨、1.00-5.00%鱼粉、0.50-1.50%蚕蛹粉、0.02-0.06%硫酸镁,0.01-0.03%磷酸二氢钾、0.01-0.03%磷酸氢二钾、0.05-0.10%复合维生素粉剂,其余为水;
复合维生素粉剂由重量比例为1.0-2.0维生素B1、1.0-2.0维生素B2、0.05-0.15核黄素混匀而成。
上述的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玉米粉、黄豆粉由粗粮复合原料替代,重量比例为4.00-10.50%,粗粮复合原料由小米麸皮、高粱壳、荞麦粗制粉同等比例混合而成;蛋白胨、鱼粉、蚕蛹粉由粗蛋白粉替代,重量比例为1.70-7.00%,粗蛋白粉由玉米麸皮、粗蛋白胨、粗豆粉同等比例混合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在其中加入重量配比1.00-2.00%琼脂粉,即可用作为冬虫夏草固体培养基,用于冬虫夏草的固体培养。
本发明提供的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可应用于发酵工厂中冬虫夏草摇瓶培养、种子罐培养和发酵罐培养各种操作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冬虫夏草培养基特点是玉米粉既可以提供碳源,又含有丰富的亚油酸,还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黄豆粉可以提供大量氮源;蛋白胨、鱼粉也是复合氮源,而且能弥补黄豆粉氨基酸不足的缺陷;冬虫夏草是侵入昆虫体内生长的,蚕蛹粉可以向冬虫夏草提供其生长必须的营养物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转化效率高、培养周期短、不易感染杂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冬虫夏草发酵工厂中的摇瓶培养
培养基成分包括5.0g玉米粉、15.0g黄豆粉、1.0g蛋白胨、5.0g鱼粉、2.0g蚕蛹粉、0.1g硫酸镁,0.02g磷酸二氢钾、0.02g磷酸氢二钾、0.15g复合维生素粉剂。
复合维生素粉剂由重量比例为1.0-2.0维生素B1、1.0-2.0维生素B2、0.05-0.15核黄素混匀而成。
在冬虫夏草发酵工厂中,采用1000ml的三角瓶进行液体培养冬虫夏草菌种,每个三角瓶中装液量200ml,上述物料加入1000ml三角瓶中,用水定容到200ml,搅拌混匀,加热至100摄氏度,一直到全部均匀溶解到溶液中。
在三角瓶中接入直径1cm的母种菌块1块,在10-20℃、转速100-200rpm条件下,培养8天,菌丝体浓度可达到20-30%,即可使培养液的实际状态满足了上种子罐的要求。
实施例2. 冬虫夏草发酵工厂中的种子罐培养和发酵罐培养
在冬虫夏草发酵工厂中,采用50L的一级种子罐、500L的二级种子罐、5000L的发酵罐逐级放大培养冬虫夏草,所采用的液体培养基成分及比例,与实施例1相比,将玉米粉、黄豆粉替换为等量的粗粮复合原料(其中包含小米麸皮、高粱壳、荞麦粗制粉,同等比例混合),蛋白胨、鱼粉替换为等量的粗蛋白粉(其中包括玉米麸皮、粗蛋白胨、粗豆粉,同等比例混合),在保证底物营养结构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其余成分与配比同实施例1,只是各成分实际投入量按照实际容器的容量进行等比例放大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中科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方中科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