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鳞爆性能优异的热轧双面搪瓷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98942.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莲;陈昕;郭晓宏;金纪勇;刘志伟;高磊;杨玉;李桂艳;赵宝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鳞爆 性能 优异 热轧 双面 搪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搪瓷钢领域,尤其涉及双面搪瓷钢搪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鳞爆是搪瓷制品的致命缺陷,极大的危害搪瓷制品的质量。搪瓷鳞爆是由于溶入钢板中的氢引起的。搪瓷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吸氢的过程,一是在酸洗过程、二是在搪烧过程中。酸洗时首先是氧化铁皮与酸的反应,之后酸主要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一部分氢逸出,一部分氢以原子形式溶于钢板中。在随后的高温搪烧时,瓷浆内的结晶水及加热炉气中的水蒸气与钢板表面铁和碳发生反应,生成氢原子,以原子和分子的形式溶解于铁。随着钢板冷却,固态铁中氢的溶解度急骤下降(20氢在钢中溶解度仅是900的千分之一),于是氢原子逸出,在钢表面受到瓷釉层阻隔,以分子状态聚集在钢板与搪瓷界面。当氢原子不断逸出、氢气压力增大至一定程度,产生的压力超过搪瓷层的强度极限而发生搪瓷层的破损。这种破损一般呈坑点形态,形如鳞片,称为鳞爆。由于产生鳞爆的氢主要是在酸洗和搪烧过程中进入钢板的,因此除了改进制品的搪瓷工艺外,还应提高钢板本身的抗鳞爆性能。
搪瓷拼装结构的主体材料是具有良好双面搪瓷性能的热轧钢板。为满足结构设计要求,钢板的厚度一般在3.0mm~16mm,且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冷轧搪瓷钢板厚度规格大多在3mm以下,并且屈服强度不足,规格和强度两方面都不能够满足大型搪瓷拼装构件的装配要求。热轧钢板中,为保障钢板的抗鳞爆性能,往往要将Ti/C比提高到4以上,如日本专利技术“特开昭55-152127”中添加了0.1~0.5%的Ti元素,成本高,生产难度大不适应连铸生产。日本专利“特开平10-121141”、“平2-305926”和“昭58-1013”均提出加入B、N、Cu合金化,生产不易控制,且不足以保障双面搪瓷性能要求。中国专利CN101353758A《一种双面搪瓷用热轧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C含量偏高(0.05~0.15%),易发生气孔缺陷,抗鳞爆性能差,过度添加V(0.02~0.2%),成本高。由于轧后冷速低(冷速≤50℃/S),V和Ti的化合物容易粗大化,对抗鳞爆性能不利。
在搪瓷工业中,为避免鳞爆,一般采用低碳冷轧钢板进行双面搪瓷。这是由于冷轧钢板中存在大量的细小渗碳体相,以及一些硬的质点在冲压变形过程中产生大量与基体间的缺陷界面,成为储氢的陷阱。
专利CN101535517A介绍了“耐鳞爆性显著优良的搪瓷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此方法中,C:0.003~0.010%、Si:0.001~0.100%、Mn:0.03~1.30%、P:≤0.035%、S:≤0.08%、Nb:0.055~0.250%、O:0.005~0.085%,Al:0.0002~0.010%、N:0.0055%以下,B:0.0003~0.0030%、V:0.003~0.15%、Ni:0.0001~0.05%、Ti:0.0001~0.05%、还含有Ta、W、Mo、La、Ce、Ca、Mg中的1种以上,合计为1.0%以下,以及As、Se、Sn、Sb中的1种以上,合计为1.0%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此发明是按照通常的熔炼、连铸、热轧、冷轧、退火工序进行生产的。此专利要求严格控制铸坯厚度1/4层处凝固时的冷速≤10℃控制铸坯中的复合氧化物的直径尺寸在10μm以上,而且在该氧化物中高浓度部的Nb质量浓度与低浓度部的Nb质量浓度之比≥1.2,这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起来难度很大。而且大量的大颗粒氧化物对钢的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此专利中合金元素种类多,特别是添加了大量的贵重金属Nb,使钢的成本大增。
专利CN101356295A介绍了“抗鳞爆性显著优异的连铸搪瓷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生产方法及抗鳞爆性原理与上一专利相同,只是此专利添加了大量的B元素,大量的B会导致钢的热脆现象,破坏钢的性能。以上两专利均是以冷轧、退火方法生产,生产工序多,成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菊香椿茶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转炉冶炼在线预测高碳钢碳含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