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9127.0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戚栋明;曹俊;陈智杰;吴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87/00;C08L83/10;C08K3/22;C08K3/36;C08G81/00;B01J3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聚硅氧烷 光催化 复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端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和钛溶胶加入到成膜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补强剂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再加入铂金催化剂引发硅氢加成反应,倒入模具中随溶剂的挥发和硅氢加成反应的进行而逐渐成膜,得到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乙烯基硅油分子式如下:
其中,l=430~7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氢硅油分子式如下:
其中,m=6~18,n=250~4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摩尔比为3~9: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溶胶中二氧化钛颗粒粒径为10~6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溶胶中二氧化钛颗粒为锐钛晶型,且二氧化钛颗粒表面残留有大于等于二氧化钛颗粒质量1.8%的未脱除丁氧基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溶胶中二氧化钛颗粒用量为端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总质量的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强剂二氧化硅的用量为端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总质量的5%~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铂金催化剂的用量为端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总质量的5×10-4%~15×10-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溶剂为甲苯、异丙醇、四氢呋喃、环己酮、乙二醇二甲醚、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91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