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外循环油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9509.3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祁平;王文;冀树德;杨天军;贾桢;高伟;熊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5/00;F01M11/03;F01M11/08;F01M11/12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循环 油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功率车用柴油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外循环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循环油箱主要由消泡隔板、油气分离器、滤油器、热交换器和电加热器等组成。由于大功率车用柴油机受到车辆尺寸的限制油底高度较低,无法满足柴油机润滑油最低限量的储存要求,故绝大多数都需要另外配置油箱,解决润滑油的冷却循环、油气分离和贮存问题。由于柴油机工作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燃气泄露,以及由于机体内空间狭窄,润滑油在曲轴和其它旋转件的搅动和回油泵的抽吸双重作用下,使油液中混合进大量气体。油液中的大量气泡如不及时清除会造成柴油机机油压力的快速下降,甚至柴油机呼吸器向外喷油,直至影响到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以往设计的油箱,为克服回油对油箱内油液面的冲激在高位出口处加装了一个喷淋头,从中可以简单的分离出少量的空气,但效果不理想。在随着发动机转速和油液温度的升高后润滑油的油压下降较明显,而且油气分离并不彻底, 油气会沿着油箱盖周边缝隙泄露到箱体外面,即严重污染试验室内环境,又增加了润滑油的损耗。使得试验室内墙面、空气流量计探头和压气机叶轮与壳体缝隙间都集聚大量油泥,严重的影响到柴油机正常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大功率车用柴油机工作时的润滑油储存和油气分离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柴油机外循环油箱结构。本发明不仅能够满足柴油机工作需要,还可以减少油气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柴油机外循环油箱结构,它包括油气分离器组件2、油箱内部回油插管3、消泡隔板4、润滑油热交换器6和油箱纵隔板9,所述油箱中部由油箱纵隔板9分为前储油单元10和后储油单元11,油箱纵隔板9与油箱上沿对齐焊接;所述后储油单元11包括油箱内部回油插管3、消泡隔板4和柴油机进油口14,消泡隔板4将后储油单元11分隔为上、下空腔两部分,油箱内部回油插管3设置在消泡隔板4下方并与后储油单元11的回油口12和出油口13连通,出油口13与后储油单元11上空腔部分通过润滑油热交换器6连通;所述前储油单元10上设置有加油口011,油箱盖012设置在加油口011上;油气分离器组件2设置在后储油单元11的上部并与后储油单元11上空腔部分连通。
所述的油气分离器组件2包括油气分离器壳体021、过滤丝网022、分离器盖板023和出气口接管024,其中油气分离器壳体021下口与所述油箱固定密封连接且连通,过滤丝网022设置在油气分离器壳体021内部,分离器盖板023与油气分离器壳体021上口密封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电加热器7和油温控制器,电加热器7设置在所述油箱内的下部,油温控制器设置在电加热器7上。
本发明还包括回油滤油器1和进油滤油器5,回油滤油器1与后储油单元11的回油口12连接,进油滤油器5与柴油机进油口14连接。
还包括液位计8,液位计8设置在前储油单元10的前面板上,用于观察测量。
所述的油箱纵隔板9长度是油箱高度的3/4。
所述前储油单元10与后储油单元11各占油箱1/2空间。
所述前储油单元10的油箱盖012上设置有自回位打开机构013,用于油箱盖012的打开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一种带有油气分离功能,且能够保持油箱液面相对稳定的装置。使用本发明后,既可及时排除油液中的气体,还杜绝了油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油液经外循环后,还可以过滤油液,控制油温,并由液位指示器观察液面高度,测量记录液位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油箱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油箱内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油箱上部的油气分离器组件与油箱盖部分的半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柴油机外循环油箱结构,它包括油气分离器组件2、油箱内部回油插管3、消泡隔板4、润滑油热交换器6和油箱纵隔板9,所述油箱中部由油箱纵隔板9分为前储油单元10和后储油单元11,油箱纵隔板9与油箱上沿对齐焊接;所述后储油单元11包括油箱内部回油插管3、消泡隔板4和柴油机进油口14,消泡隔板4将后储油单元11分隔为上、下空腔两部分,油箱内部回油插管3设置在消泡隔板4下方并与后储油单元11的回油口12和出油口13连通,出油口13与后储油单元11上空腔部分通过润滑油热交换器6连通;所述前储油单元10上设置有加油口011,油箱盖012设置在加油口011上;油气分离器组件2设置在后储油单元11的上部并与后储油单元11上空腔部分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9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材料空气调节器
-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灌注异形桩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