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腹部助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0876.0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7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川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韩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部 助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腹部助产器。
背景技术
孕妇在剖宫产或阴道产时,腹压是胎儿娩出的主要力量或主要辅助力量。阴道产时如果腹肌无力或乏力,产程时间会增加甚至造成难产,难产时现有的助产方法是用产钳、胎吸器固定在胎儿的头部进行产钳、胎吸术或直接施予臀助产、臀牵引等助产术,助产者需要使用较大的力量将胎儿拉出或吸出。此类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风险也较大,一般的助产人员难以胜任,而且容易造成产道撕伤及新生儿损伤,一旦发生事故,患方难以接受;临床上当遇到孕妇腹肌无力或乏力、胎先露较低、母婴极度危险急需快速娩出胎儿,而助产人员无法采用胎吸产钳等助产术时,往往直接对孕妇的腹部施力,以达到缩短产程时间、尽快分娩的目的;剖宫产时孕妇处于麻醉状态没法用力,同样需要手术助手对孕妇腹部施力。然而此操作时由于大多数人员难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按压位置、方向和力度,其操作十分费力和不方便;而且不正确的按压有可能造成母亲产道或内脏不可预知的损伤;也可能对胎儿造成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方便助产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子宫体及子宫底的位置,又能快速无损伤地帮助孕妇娩出胎儿的腹部助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腹部助产器,包括助产器本体,所述助产器本体为带有开口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底边固定有与弧形板相垂直的助推块。
上述腹部助产器中,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槽,便于固定子宫时,助产人员的手作用在弧形板上不打滑。
上述腹部助产器中,所述助推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槽,便于应用推力时,助产人员的手作用在助推块上不打滑。
上述腹部助产器中,所述弧形板的开口端连接有拉环,便于应用推力同时辅以拉环使用拉力。
上述腹部助产器中,所述弧形板采用材质较软的聚丙烯材料或材质较硬的硬性塑料制成。
上述腹部助产器中,所述助推块采用材质较硬的硬性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形状独特,借助腹部助产器能方便助产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子宫体及子宫底的位置。通过助产器的助推块、拉环可将外力间接作用于子宫体、子宫底及胎儿身体,避免了产钳、胎吸等助产术直接作用于胎儿身体容易造成损伤的缺陷,对母婴更加地安全有利;另外,通过助产器对孕妇的上腹部施以作用力,容易掌握施力的大小和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正立放置)。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水平放置)。
图3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4中子宫与腹部助产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弧形板, 2-助推块,3-防滑槽,4-拉环,5-子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腹部助产器,包括助产器本体,所述助产器本体为带有开口的弧形板1,弧形板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槽3,所述弧形板1开口端的左右两侧连接有拉环4,所述弧形板1的底边固定有与弧形板1相垂直的助推块2,助推块2的外表面也有防滑槽3,所述弧形板1采用材质较软的聚丙烯材料或材质较硬的硬性塑料制成,助推块2采用材质较硬的硬性塑料制成。所述弧形板中间的开口便于使用时观察子宫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0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