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沥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1084.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汇智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04 | 分类号: | C10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沥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缆沥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石化行业电缆沥青标准SH0001-1990是关于电缆沥青唯一的标准,以前只有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白克原油可以生产符合该指标的产品。主要是因为该原油组成中沥青质含量特别低,而胶质含量高,以白克原油经减压蒸馏后的渣油为原料利用高软化点沥青的传统生产工艺吹风氧化即可生产。而国内其他原油和进口原油均不能利用传统沥青生产工艺生产出满足生产该产品的要求。因此目前国内没有符合该指标的产品供应。
电缆沥青标准SH0001-199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缆沥青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沥青制备受原料供应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电缆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减压渣油加入氧化釜中,在250—300℃的温度下、以20—250m3/(h·t)的流速吹入空气氧化,氧化时间为8—25小时,当软化点在105℃以上时氧化结束,得到氧化沥青;(2)向步骤(1)得到的氧化沥青中按照重量比99:1—50:50的比例加入软化组分,调和5-60分钟后得到电缆沥青。调和时可以采用空气动力调和,可以在调和釜中进行。调和的时间可以选择5-60分钟中的任意数值,根据生产实践中的经验,调和时间在30分钟时,得到的电缆沥青指标较好。
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软化组分中烃类所占的比例为20-95wt%,针入度在10—201/10mm。烃类为软化组分中的主要组分,其他的还有其他辅助组分,以针入度在10—201/10mm为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软化组分为抽出油、煤焦油、催化油浆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当为几种的混合物时,其混合比例可以为任意可以混合的重量比例。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中,氧化沥青与软化组分的比例为95:5—70:30。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以50—200m3/(h·t)的流速吹入空气氧化。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氧化时间在16—20小时。
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步骤(1)中,当软化点在111℃以上时氧化结束。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所述减压渣油为中间基原油、环烷基原油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减压渣油氧化后、再加入软化组分、调和后得到电缆沥青,这样的生产工艺,在没有如白克原油那样的极低沥青含量的原料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目前大多数原油为原料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电缆沥青,采用中间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为氧化原料和调入的软化组分混合是本发明的核心,这样大大拓宽了生产符合指标的电缆沥青的原料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电缆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减压渣油加入氧化釜中,在250—300℃的温度下、以20—250m3/(h·t)的流速吹入空气氧化,氧化时间为8—25小时,当软化点在105℃以上时氧化结束,得到氧化沥青。
(2)向步骤(1)得到的氧化沥青中按照重量比99:1—50:50的比例加入软化组分,调和5-60分钟后得到电缆沥青。调和时可以采用空气动力调和,可以在调和釜中进行。调和的时间可以选择5-60分钟中的任意数值,根据生产实践中的经验,调和时间在30分钟时,得到的电缆沥青指标较好。
步骤(2)中,所述软化组分中烃类所占的比例为20-95wt%,针入度在10—201/10mm。烃类为软化组分中的主要组分,其他的还有其他辅助组分,以针入度在10—201/10mm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汇智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汇智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储物柜
- 下一篇:由纸制成的多部分盖和制造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