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螺纹孔数控钻床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1552.9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曹飞;程健;岳文文;周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39/24 | 分类号: | B23B39/24;B23B3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汪祥虬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嵌入式 系统 螺纹 数控 钻床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螺纹孔数控钻床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钻床是对工件进行钻孔的设备之一,一般包括底座、垂直固定于底座的立柱、固定于立柱上的主轴座、垂直固定于主轴座上的主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主轴转动的电机、以及驱动主轴上下移动进行钻孔的操作机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624200.1公布的一种具有开螺纹功能的钻床,其钻床的转头的转速固定不变,不同的工件其硬度是不同的。丝锥的钻速如果过慢,就不能对工件进行开螺纹,如果丝锥的钻速过快,就很可能破坏开好的螺纹,甚至使工件裂开;再者,开螺纹时会产生碎料,丝锥转动时,带动碎料转动,这样可能磨损掉开好的螺纹,也有可能卡住丝锥使丝锥断裂;而且上述的具有开螺纹功能的钻床由于没有测量加工深度的装置,所以它不适合在有加工深度要求的场合使用;而且上述的具有开螺纹功能的钻床由于没有使用计算机控制,所以对人的劳动强度要求高,工作经验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螺纹孔数控钻床及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攻丝装置存在的无法测量加工深度、不能方便去掉孔内碎料和不能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缺点。
本发明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螺纹孔数控钻床,包括底座1,垂直固定于底座1上的立柱2,垂直固定于立柱2的顶端、平行于底座1的机箱3,用来控制机箱3上下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4-1和用于控制爪型工件压紧机构5上下运动的第二传动机构4-2,以及用于控制丝锥a上下运动的主电动机构4-3;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机箱3上下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4-1由第一电动机6-1、第一联轴器7-1、第一螺杆8-1、第一螺帽9-1、第一套管10-1构成,所述第一电动机6-1的第一转动轴11-1通过第一联轴器7-1与第一螺杆8-1的一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帽9-1套接在第一螺杆8-1上,所述第一套管10-1垂直固定连接在第一螺帽9-1上;
所述用于控制爪型工件压紧机构5上下运动的第二传动机构4-2由第二电动机6-2、第二联轴器7-2、第二螺杆8-2、第二螺帽9-2、第二套管10-2构成,所述第二电动机6-2的第二转动轴11-2通过第二联轴器7-2与第二螺杆8-2的一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帽9-2套接在第二螺杆8-2上,所述第二套管10-2垂直固定连接在第二螺帽9-2上;
所述爪型工件压紧机构5由圆环12、垂直杆13、倾斜杆14构成,所述圆环12的外壁上向下固定连接3~5个倾斜杆14,在每个倾斜杆14另一头各垂直向下固定连接一个垂直杆13,形成爪型状态,所述的垂直杆13底部套有橡胶套21;
所述立柱2外壁环抱式安装卡箍式锁紧装置15,该卡箍式锁紧装置15的连接柱16与导杆17固定连接,所述导杆17另一头与工件托架18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导杆17的中部垂直固定安装金属软管19,该金属软管19另一头固定连接微型吸尘器20,小电源开关b用来控制微型吸尘器20开启与关闭;
所述用来控制机箱3上下运动的第一传动机构4-1放置于立柱2内,其第一电动机6-1底部垂直固定于底座1上,其第一套管10-1垂直固定于机箱3的底部;
所述用于控制爪型工件压紧机构5上下运动的第二传动机构4-2的第二电动机6-2垂直固定于导杆17上,其第二套管10-2的外壁上垂直固定安装水平杆22,所述的水平杆22的另一头与爪型工件压紧机构5的圆环12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用于控制丝锥a上下运动的主电动机构4-3由主电动机24、主转动轴25、扭矩传感器26、负载端27、转夹头28、丝锥a组成,其中,主电动机24通过轴承座c垂直固定安装在机箱3的内底部,该主电动机24的主转动轴25通过机箱3的内底部的开口伸出机箱3外,该主电动机24的主转动轴25的中部套接扭矩传感器26,所述主电动机24的负载端27固定连接转夹头28,转夹头28上压紧固定丝锥a;
所述机箱3外底部垂直固定安装红外测距传感器d,所述机箱3内部固定安装电路控制板29,所述的扭矩传感器26的第一信号输出端30和红外测距传感器d的第二信号输出端e分别电连接到电路控制板29的微处理器31的不同I/O口;
所述机箱3的外壳侧面或者上面固定安装主电源开关32、以太网延长接头z和用于让第一电机驱动器38与第一电动机6-1的连接导线x1和第二电机驱动器39与第二电动机6-2的连接导线x2通过的通孔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条形码的智能快件箱
- 下一篇:橄榄树环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