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的电缆和端子压接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1726.1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G.A.德鲁;B.S.冈普;R.C.森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菲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2 | 分类号: | H01B13/32;H01B7/285;H01R13/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桢;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电缆 端子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9月30日、申请号为200910178769.1且发明名称为“密封的电缆和端子压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绝缘电缆被用于向很多装置提供电通讯。这些电缆时常包括绞合铜线,绞合铜线具有高的导电率、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但是,对重量减少和成本节省的关注已使得更加关注代替铜的铝基绞合电缆。不过,铝基电缆具有不同的性质,包括导电率、强度和疲劳寿命。也许更重要的是,铜电缆和铝基电缆具有不同的抗腐蚀性。例如,铜能耐受盐和其它腐蚀性化学物质,而铝能耐受大气腐蚀,但却易于遭受局部点蚀和缝隙腐蚀,如果腐蚀性液体进入电缆线股之间的空隙的话。压接于铜合金或其它电端子的铝基电缆也易于遭受电化腐蚀,如果存在电解质的话。
多种情况可导致电缆比未暴露于这种情况中的电缆腐蚀得更快。例如,处于高度潮湿区域中或暴露于诸如雨或雪那样的各种环境条件中的电缆更易于腐蚀。在道路用盐来使冰融化的地理区域中,布置在路面下方的绞合电缆尤其易于腐蚀。因此,可能会利用密封剂来防止电解质(如,盐水)与铝基电缆接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蚀。但是,由于电缆线股之间的小空隙,密封剂经常难以包覆电缆。
因此,需要一种改善了电缆线股和/或电端子的抗腐蚀性的铝基电缆。此外,还需要一种密封电缆的方法,包括密封电缆线股之间的空隙。
发明内容
一种电缆,包括:多根电缆线股;绝缘体,其布置在该多根线股的一部分上,使得该多根线股至少部分暴露;以及密封剂,其布置在该多根线股的空隙之间并至少部分地在该绝缘体下方。
此外,一种方法,包括:从电缆的端部剥除绝缘体以使多根电缆线股暴露;以及向电缆线股施加密封剂,使得该密封剂通过毛细作用被吸到绝缘体下方并填充电缆线股之间的空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具有多根电缆线股和布置于其上的密封剂的电缆的示例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电缆的示例性侧视图,其中该多根电缆线股施加有密封剂;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电缆的示例性侧视图,其中密封剂通过毛细作用被吸到绝缘体下方并进入该多根电缆线股之间的空隙中 ;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压接到电缆上的端子的示例性侧视图,其中该多根电缆线股和端子施加有密封剂;以及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电缆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缆包括多根布置于绝缘体内的电缆线股。将绝缘体剥除以使电缆线股至少部分暴露。向电缆线股施加密封剂,密封剂在毛细作用下被吸到绝缘体下方并填充电缆线股之间的空隙。毛细作用是电缆线股和绝缘体将密封剂从一个地方毛细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能力。特别地,毛细作用可使密封剂从电缆的一端毛细运送到另一端。可替代地,毛细作用可仅使密封剂从电缆的一端毛细运送到至少部分地位于绝缘体下方。因此,密封剂能够包覆更多的电缆线股并进一步保护电缆线股免受腐蚀。另外,用密封剂填充电缆线股之间的空隙可防止腐蚀性液体的侵入。
图1示出了示例性电缆10,其包括多根布置在绝缘体14内的铝基或其它类型的电缆线股12。绝缘体14可由塑料形成并可具有限定开口的管状构造,电缆线股12布置于该开口中。如图所示,已经剥除了绝缘体14的一部分以使电缆线股12暴露。应该理解,电缆10的两端都可以剥除以使电缆10两侧的线股12都暴露。
参照图2,在每根电缆线股12之间可存在非常小的空隙16,为了防止腐蚀,在该多根线股12的空隙16中并且至少部分地在绝缘体14下方放置密封剂18。可使用具有不同性质的各种类型密封剂18。在一个示例性方式中,密封剂18具有良好的润湿性,与用来制造电缆线股12的材料相容,在使用其的环境中具有长期稳定性,并且与压接相容。可与铝基或其它类型电缆线股12一起使用的密封剂18的一些例子包括需氧或厌氧粘合剂、蜡或蜡基化合物、硅酮基保形化合物(conformal compound)、尿烷基(urethane-based)保形涂层、有机可焊性保护层、油或油脂。此外,这些材料中的每种都可与锌粉或镁粉混合以通过作为牺牲阳极来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菲技术公司,未经德尔菲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