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探测器的光学耦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3365.4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东;方莉;江秋玲;吴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东电子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1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探测器 光学 耦合 方法 | ||
1.一种光电探测器的光学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橡胶与固化剂按照8~10:1的重量配比混合,充分摇晃,混合均匀,得到硅橡胶与固化剂混合液,备用;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硅橡胶与固化剂混合液在真空容器中进行抽真空处理,使真空度从正常大气压降至10-3Pa,将抽过真空的混合液静置110分钟至130分钟,得到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流动性的混合胶液;
(3)在预先经过清洁处理的光电倍增管的光窗面上匀速倾倒步骤(2)制备得到的混合胶液2至3ml,使混合胶液自然流淌布满整个光窗端面,在倾倒后如有气泡产生,用注射器针头将气泡刺破、赶出;
(4)将NaI晶体端面靠向光电倍增管端面,逆时针方向研磨20至30圈,让混合胶液充分浸润NaI晶体表面,使光电倍增管和NaI晶体进行耦合;并且通过螺钉将光电倍增管的金属壳体与套在碘化钠晶体外壁的法兰盘固定成一个整体,从而固定光电倍增管和碘化钠晶体组装得到光电探测器;
(5)将步骤(4)耦合后的光电探测器在10℃~25℃下静置24至48小时,然后放入烘箱进行烘烤,由室温升至65℃,升温时间为1至1.5小时,保温时间为4至5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的光学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硅橡胶的组份包括聚醚改性硅油、聚氨酯,甲基三乙酰氧硅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的光学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硅橡胶的组份由80~85重量分数的聚醚改性硅油、5~8重量分数的聚氨酯,10~15重量分数的甲基三乙酰氧硅烷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的光学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固化剂为有机锡固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的光学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固化剂为二月硅酸二丁基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的光学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在预先经过清洁处理的光电倍增管的光窗面上匀速倾倒步骤(2)制备得到的混合胶液2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探测器的光学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4)耦合后的光电探测器在10℃~25℃下静置24小时,然后放入烘箱进行烘烤,由室温升至65℃,升温时间为1小时,保温时间为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东电子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东电子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三乐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3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