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电流倍增器的全桥DC-DC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3688.3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岱雨;宋秉燮;梁珍荣;李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彭益群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电阻器 变压器 二极管 交流电压 输出电路 倍增器 电感器 全桥 输出 直流电压转换 开关电路 电负载 | ||
1.一种可适用电流倍增器的全桥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包括:
变压器,将供应到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侧的较高的交流(AC)电压降低,并输出该AC电压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
开关电路,其将传输的较高的DC电压转换为较高的AC电压,并输出该较高的AC电压至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侧;以及
输出电路,其接收并处理变压器的次级侧的输出,并将处理后的输出供应到电负载,所述输出电路包括:
第一电感器,具有连接至所述负载侧的第一端的第一端;
第一接触电阻器,其通过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第一端形成;
第二电感器,具有连接至所述负载侧的第一端的第一端;
第二接触电阻器,其通过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第二端形成;
第一二极管,具有连接至接地线的正极,该接地线是负载侧的第二端;
第三接触电阻器,其通过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感器与所述第一接触电阻器的电触点形成;
第二二极管,具有连接至接地线的正极,该接地线是负载侧的第二端;以及
第四接触电阻器,其通过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感器与所述第二接触电阻器的电触点形成,
其中由第一电流引起的压降的第一值与由第二电流引起的压降的第二值大致相同,其中所述第一电流流过所述第一接触电阻器、所述第一电感器、所述负载侧、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四接触电阻器和所述第二接触电阻器,所述第二电流流过所述第二接触电阻器、所述第二电感器、所述负载侧、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三接触电阻器和所述第一接触电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DC-DC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流的值与所述第二电流的值大致相同,并且所述第三接触电阻器的电阻值与所述第四接触电阻器的电阻值大致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桥DC-DC转换器,其中不论所述第一接触电阻器和所述第二接触电阻器的值之间的偏差如何,所述变压器的DC都维持在约为零(0)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DC-DC转换器,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电阻器由通过第一螺钉将从所述第一电感器延伸出的导线与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第一端延伸出的导线耦合形成,
所述第二接触电阻器由通过第二螺钉将从所述第二电感器延伸出的导线与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第二端延伸出的导线耦合形成,
所述第三接触电阻器由通过第三螺钉将从由所述第一螺钉获得的耦合点延伸出的导线与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延伸出的导线耦合形成,以及
所述第四接触电阻器由通过第四螺钉将从由所述第二螺钉获得的耦合点延伸出的导线与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延伸出的导线耦合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桥DC-DC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用于耦合所述第一螺钉所需的扭矩与用于耦合所述第二螺钉所需的扭矩大致相同,所述第三螺钉和所述第四螺钉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用于耦合所述第三螺钉所需的扭矩与用于耦合所述第四螺钉所需的扭矩大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DC-DC转换器,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以及第四开关元件,并且所述开关电路以全桥方式驱动,其中通过从外部施加的驱动时钟使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同时驱动且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同时驱动,并且,当用于转换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施加的驱动时钟的相位和周期固定时,从所述开关电路传输至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侧的输出功率的有效区域通过改变用于转换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施加的驱动时钟的相位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6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