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空调(热泵)聚热冷电联产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3756.6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1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邱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纪林 |
主分类号: | F03G6/00 | 分类号: | F03G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空调 聚热冷电 联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空调(热泵)原理,在消耗少量辅助电能条件下,将蓄积在大气、水系、浅层土壤中的太阳能资源(温度),从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结合有机郎肯循环低温发电技术,实现冷电联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自远古学会用火以来利用的所有能源无不来自太阳。太阳每秒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标准煤当量。人类目前每年能源消费总和只相当于太阳在40分钟内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一直以来,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千百万年来由太阳能转化的化石能源,其资源有限。大量消费影响生态并导致全球变暖。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光伏发电,通过晶硅电池实现光电转换。由于光照能量密度小、受昼夜、气候、采光面积局限,光电转换效率低,储能成本高,无法广泛应用。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利用也存在类似问题。
太阳给予地球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以热的形式在地球表面蓄积,包括大气、水系、浅层土壤。总量之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这些能量属于低品位热,需要找到利用的有效和经济的手段。
太阳能空调(热泵)聚热冷电联产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可行方式。目前,空调(热泵)能效比最高已经达到15(2012年,美国柯马特地源热泵)。能效比是空调(热泵)制冷/制热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空调(热泵)可以在消耗少量电能的情况下,将环境低温热能转移到高温区域加以利用,它本身不产生热。这一特性使其能源效率远高出其它能源利用形式。矿物能源直接利用的能效比最高也只能小于1。
举例说明:100KW输入电功率空调、按能效比8∶1计算可实现800KW名义制冷量,其余热总量是名义制冷量的120%(空调每制1份冷就转移出约1.2份的热能),为960KW=800KW×1.2。理论上,有机郎肯循环低温发电效率达到11%,空调余热发电输出功率就超过空调输入功率。余热发电效率达到20%,空调余热发电功率就达到空调输入功率的近1倍(960KW×20%=192KW)。
目前,热源为100摄氏度热水条件下,有机郎肯循环(ORC)发电效率已经达到20%。而水冷空调余热已经可以是85-95摄氏度热水。ORC发电工作原理和汽轮机发电机组相同,只是常规的汽轮机发电机组使用的介质是水,而ORC发电机组使用的是低沸点有机物质,可以利用低温热源发电。
根据上述,以能效比8、郎肯循环发电效率20%计,太阳能空调(热泵)聚热冷电联产,可以在获得相当于输入功率8倍名义制冷量的条件下,余热发电输出功率达到输入功率的1.92倍。减去输入的1,净发电效率达到92%。这个效率是光伏发电(晶硅电池)平均效率15%的600%。而装机成本只是其50%。显然、这种利用太阳能的模式比光伏发电技术更高效、更经济、更可靠。此外,它不受季节、气候、环境、昼夜的影响,不受采光面积、日照时数局限,无需占用大面积土地。
热带、亚热带是人口分布稠密地区,有巨大的制冷需求。在这个地区大规模建设类似的太阳能热泵聚热冷电站并组网,冷量自用,剩余电力输往它地可望成为人类利用新能源的新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空调(热泵)的工作原理,消耗一定的辅助电能,将蓄积在人气、水系、浅层土壤中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温度),从低温热能提升到高温热能,结合有机郎肯循环发电技术,将这部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电能并制冷。
太阳能空调(热泵)聚热冷电联产为人类认知和利用太阳能打开了一扇窗。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绿色、高效、经济、安全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将助推人类告别化石能源,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具体实施方式
改造空调器的冷凝器,使其排放温度由目前一般35度的热风(水),转换为60度以上的热风(水),结合有机郎肯循环发电技术,实现冷电联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纪林,未经邱纪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聚乙烯(PE)燃气管道的技术应用
- 下一篇:一种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