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折叠式衣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3897.8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4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兴;郁婷婷;陈平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25/40 | 分类号: | A47G2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折叠式 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架的改进,尤其是一种存放空间小,操作快捷、灵活的双向折叠式衣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衣架的结构是固定的,衣架的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不能发生改变,因而储存时,需要占去一些存放空间,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存放空间小,操作快捷、灵活的双向折叠式衣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存放空间小,操作快捷、灵活的双向折叠式衣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折叠式衣架,包含第一支架、主架、第二支架、钩子;所述第一支架倾斜地固定在主架的一端;所述钩子可旋转地设置在主架上;所述第二支架可旋转地设置在主架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主架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钩子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主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主架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块;所述钩子的一端与旋转块相连,并通过销钉将钩子与旋转块固定。
优选的,所述销钉的尾部设置有圆环。
优选的,所述钩子的端部设置有圆环。
优选的,所述主架上设置有U形缺口;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U形缺口内;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U形缺口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旋转臂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当控制块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被第一凸起压住,使第二支架不能向下旋转;当控制块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一凸起错开,使第二支架能向下旋转。
优选的,所述按键设置在主架的外侧,所述控制块设置在一导杆上;所述按键通过弹簧与控制块相连,当按压按键时,可使控制块可沿导杆移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双向折叠式衣架的钩子和第二支架可以绕主架旋转,从而当处于收纳状态时,体积小;当需要收纳第二支架时,只需要向内侧按下按键,第二支架即可绕主架旋转;当未按下按键时,第二支架不能旋转,从而可以使第二支架保持工作状态,使用可靠,安全,实用性好;本发明可实现双向折叠,操作简单而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双向折叠式衣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双向折叠式衣架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双向折叠式衣架中的第一支架与主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双向折叠式衣架的第二支架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双向折叠式衣架的控制块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双向折叠式衣架的旋转块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双向折叠式衣架的钩子的立体图;
其中:1、第一支架;2、第一转轴;3、旋转块;4、销钉;5、钩子;6、第二支架;7、第二转轴;8、按键;9、控制块;10、第一凸起;11、主架;12、旋转臂;13、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7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向折叠式衣架,包含第一支架1、主架11、第二支架6、钩子5;所述第一支架1倾斜地固定在主架11的一端;所述钩子5可旋转地设置在主架11上;所述第二支架6可旋转地设置在主架11的另一端;所述主架11上设置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上设置有旋转块3;所述钩子5的一端与旋转块3相连,并通过销钉4将钩子5与旋转块3固定,所述第一转轴2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未示出),所述销钉4的尾部设置有圆环(未标出),所述钩子5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圆环。所述销钉4上的圆环与钩子5上圆环之间可以穿保护装置,如绳索,以防止钩子5从晾衣绳上跌落;所述主架11上设置有U形缺口(未标出);所述第二支架6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臂12;所述旋转臂12通过第二转轴7设置在U形缺口内;所述第二转轴7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未示出);所述U形缺口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块9;所述控制块9设置在一导杆(未示出)上;所述控制块9上设置有第一凸起10;所述旋转臂12上设置有第二凸起13;当控制块9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13被第一凸起10压住,使第二支架6不能向下旋转;当控制块9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13与第一凸起10错开,使第二支架6能向下旋转;所述按键8设置在主架11的外侧,所述按键8通过弹簧(未示出)与控制块9相连,当按压按键8时,可使控制块9可沿导杆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3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