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时分及波分复用光网络的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05216.1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6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昌庆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8 | 分类号: | H04B10/038;H04B10/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时分 波分复 用光 网络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接入网络的光线路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机,用于接收上行信号;一个或多个发射机,用于发送下行信号;两个阵列波导光栅,每个所述阵列波导光栅分别通过相应的不同主干光纤耦接至远程节点;一个或多个1×2光开关,用于根据所述主干光纤以及耦接在所述远程节点与光网络用户设备之间的分布光纤的连通情况,有选择的将每个所述发射机的输出端耦接至所述两个阵列波导光栅中的一个。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远程节点、光网络用户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光通信技术,特别的涉及在主干和/或分布光纤断开的情况下具有保护功能的时分及波分复用光网络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例如3D电视、远程医疗服务、在线游戏、互动式远程视频教育等多媒体应用迅猛发展,对宽带接入网的带宽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简称FTTH)的配置中,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ext generat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NG-PON2)为终端用户享受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提供了颇具前景的解决方案。大部分运营商都期待NG-PON2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更高的分光比、更长的传输距离、以及更大的接入容量。目前,NG-PON2的带宽预期将提高到40Gb/s的水平。
在众多的技术方案中,时分及波分复用光网络(time and 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TWDM-PON)被选为NG-PON2的首要解决方案。TWDM-PON由四个10G无源网络(10G-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XG-PON)堆叠而成,具备四对工作波长,典型的分光比为1∶64,获得40Gbps的下行速率以及10Gbps的上行速率。在每个波长上,TWDM-PON仍然采用XG-PON的下行复用和上行接入技术、时隙颗粒度、组播容量、以及带宽分配机制。
由于在一些情况下,连接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OLT)与远程节点(remote node,简称RN)之间的主干光纤,和/或连接远程节点与光网络用户(opticalnetwork user,简称ONU)之间的分布光纤有可能被断开,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网络保护机制来应 对这种情况,从而提高TWDM-PON网络的可靠性。
现有的TDM/WDM-PON混合系统所采用的保护机制中,需要在远程节点中设置阵列波导光栅(array wavelength gating,简称AWG),这与ITU-T和FSAN标准中对TWDM-PON系统的远程节点采用光分路器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另外,在上述现有的带有保护机制的混合系统中,相邻的ONU彼此互连成对,形成一种1∶1的保护结构,也就是说在对应一个ONU的分布光纤断开时,其将借道于与其配对的另一个ONU所对应的分布光纤进行通信。
发明内容
前述现有的TDM/WDM-PON混合系统所采用的保护机制具有一系列的问题。首先,ONU之间的彼此配对有可能构成信息安全的问题。另外,相邻两个ONU的配对互连需要配置大量的光纤,大大增加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成本。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主干和/或分布光纤断开的情况下具有保护功能的TWDM-PON系统,其中包括光线路终端、远程节点以及光网络用户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接入网络的光线路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收机,用于接收上行信号;一个或多个发射机,用于发送下行信号;两个阵列波导光栅,每个所述阵列波导光栅分别通过相应的不同主干光纤耦接至远程节点;一个或多个1×2光开关,用于根据所述主干光纤以及耦接在所述远程节点与光网络用户设备之间的分布光纤的连通情况,有选择的将每个所述发射机的输出端耦接至所述两个阵列波导光栅中的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