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的基础体温测量监测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5776.7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10/00;H04M1/21;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基础 体温 测量 监测 方法 | ||
1.一种移动终端的基础体温测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启动基础体温测量模式,获取用户的基础体温并保存至体温数据库中;
B、将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与前一日的基础体温进行比较,若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比前一日的基础体温高,则启动排卵日监测模式;若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比前一日的基础体温低,则启动经期监测模式;
C、显示各个监测模式的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存储至体温数据库中、并提示用户当前的生理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基础体温测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打开体温监测应用启动基础体温测量模式,开启温度感应测量模块;
A2、当温度感应测量模块的感应区感应到用户体温时启动计时器,温度感应测量模块获取用户的基础体温;
A3、预定时间达到时提示用户测量结束,关闭温度感应测量模块并保存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至体温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基础体温测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判断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与前一日的基础体温的差值为正数、且差值在第一温度范围内时,表明基础体温上升,标记本次的体温变量为1,启动排卵日监测模式;
B2、判断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与前一日的基础体温的差值为负数、且差值在第二温度范围内时,表明基础体温下降,标记本次的体温变量为-1,启动月经期监测模式;
B3、判断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与前一日的基础体温的差值在第三温度范围内时,表明基础体温无变化,标记本次的体温变量为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的基础体温测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3之后还包括:
B4、统计基础体温高于第二预设高温阈值的第二高温天数;判断所述第二高温天数大于14天时提示用户可能早孕,判断所述第二高温天数大于等于20天时提示用户确定早孕;
B5、当确定用户早孕后,检测孕早期内的基础体温变化趋势,当判断基础体温连续三天下降时提示用户身体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基础体温测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所述排卵日监测模式具体包括:
B11、遍历所有体温变量的值,记录体温变量为1的个数;
B12、判断体温变量为1的个数是否大于1:若是,则提示用户基础体温不正常;否则,将体温变量为1的前一天标记为疑似排卵日,计算排卵期,并执行步骤B13;
B13、判断疑似排卵日是否在排卵期内:若是,则提示用户正处于排卵期,并将疑似排卵日标记为排卵日;否则,提示用户基础体温不正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基础体温测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中,所述月经期监测模式具体包括:
B21、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为月经第一天;
B22、若是,则将所有体温变量的数值赋0;若否,则提示用户基础体温不正常。
7.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体温测量监测方法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功能模块,一方面用于启动基础体温测量模式;另一方面用于将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与前一日的基础体温进行比较,若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比前一日的基础体温高,则启动排卵日监测模式;若本次测量的基础体温比前一日的基础体温低,则启动经期监测模式;
温度感应测量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基础体温并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和应用功能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创建体温数据库保存基础体温和各个监测模式的数据分析处理结果;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各个监测模式的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并提示用户当前的生理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7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电子系统、车载电子设备电源管理方法及汽车
- 下一篇:氛围呈现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