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力矩马达的燃油计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6305.8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凤;刘铁庚;周剑波;张秋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1/36 | 分类号: | G01F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力矩 马达 燃油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油计量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采用力矩马达的燃油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油计量装置通常是力矩马达(或电液伺服阀)和计量活门两个独立的组件组成,请参阅图1,为力矩马达2(或电液伺服阀)和计量活门1组成的燃油计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力矩马达2(或电液伺服阀)电流控制计量活门1内的油针的位置,油针位置控制计量活门1中计量窗口107打开的面积;由于计量活门1前后压差恒定,因此,计量窗口107输出的燃油流量随着力矩马达2(或电液伺服阀)的控制电流发生变化,根据燃油流量公式:其中,mf为计量窗口107的燃油容积流量,为燃油介质流量系数,A为计量窗口107的流量面积,ΔP为计量窗口107前后的燃油压差,可以计算出计量窗口107的燃油流量。
虽然采用力矩马达2(或电液伺服阀)和计量活门1组合的方式可以实现计量窗口107的燃油输出流量的控制和计量,但由于燃油泵调节器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液压元件,力矩马达2(或电液伺服阀)和计量活门1也存在大量液压元件,部件的繁多会大大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增加设备的重量及结构尺寸;同时,各部件执行所造成的误差累计也会越大,造成燃油计量装置计量精度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力矩马达的燃油计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油计量装置元件多,可靠性低,设备的重量、结构尺寸及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力矩马达的燃油计量装置,包括力矩马达及输油管,输油管上设置有进油口、计量窗口及回油口,包括:流量控制板,流量控制板的一端位于输油管的计量窗口处,另一端与力矩马达的磁体连接;力矩马达的线圈未通电时,流量控制板将计量窗口遮蔽;力矩马达的线圈通电后,磁体偏转,流量控制板随磁体偏转,流量控制板与计量窗口形成错位,使计量窗口部分或全部打开。
进一步地,流量控制板包括两段平行设置的弯折段及一段连接段,连接段的一端与两段弯折段连接,构成一叉子状结构;连接段的另一端与力矩马达的磁体连接,输油管设置在两段弯折段之间,计量窗口分别与两段弯折段对应。
进一步地,计量窗口打开的面积的数值由流量控制板或磁体偏转角度的单值函数得出,流量控制板或磁体偏转角度的数值为力矩马达输入电流值的单值函数得出。
进一步地,输油管的管体上设有平滑面,计量窗口开设于平滑面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计量装置的元器件少,可靠性及精度高,能够大大减小计量装置的外形尺寸、重量及制造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已知技术中的燃油计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采用力矩马达的燃油计量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采用力矩马达的燃油计量装置优选实施例中流量控制板与输油管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计量活门;2、力矩马达;101、线圈;102、磁体;103、流量控制板;1031、弯折段;1032、连接段;104、输油管;105、进油口;106、回油口;107、计量窗口;108、平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力矩马达的燃油计量装置,包括力矩马达及输油管104,输油管104上设置有进油口105、计量窗口107及回油口106;进油口105用于向输油管104内输送燃油,计量窗口107用于输出燃油至外接设备,回油口106用于输油管104内未输出的燃油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6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炉煤气制甲醇过程的补碳工艺和装置
- 下一篇: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