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终端温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9005.5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7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73;G06F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终端 温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终端温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温控功能开启时采用温控策略;在温控功能关闭时采用针对不同应用程序APP分别调节的策略;结合所述温控策略和所述针对不同APP分别调节的策略共同作用来控制终端温度。采用本发明,至少能实现对终端的温度控制,在控制手机终端温度与手机终端的系统性能间进行兼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的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终端温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尤其以手机终端为例,硬件配置愈来愈强悍的“多核心、超大屏幕”手机终端越来越多地摆在消费者面前。在获得更好的性能的同时,由于电池技术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随之突显出来的续航时间短、连续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玩3D游戏)手机发热严重、电池耗电量快等功耗问题,成了影响用户体验的“头号杀手”。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以手机终端为例,至少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软件层面上降低手机终端功耗的方式主要有:调整屏幕亮度、关闭声音和振动、WLAN等网络连接只在使用时才打开、关闭动画效果如动态壁纸、定期清理后台进程、锁屏后自动调整CPU频率、网络模式选择仅GSM或TD以减少网络切换等等。但是仅凭这些,手机终端的省电效果还是非常有限,比如用户在玩大型的手机游戏时,这些调整方式对于降低功耗几乎无能为力。
若采用现有的温控策略对手机终端进行温度调节,针对手机终端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而言,在该温控功能关闭的情况下,手机终端温度可能会上升至用户不能接受的程度,发烫现象严重,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在该温控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将CPU的工作频率降低到一个预期值,由于降低了CPU的工作频率,手机终端温度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由于CPU的工作频率下降会影响到手机终端的系统性能,即以牺牲性能为代价来换取手机终端功耗的降低,也就是说,采用现有温控策略进行调节,在控制手机终端温度与手机终端的系统性能间无法兼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终端温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至少能实现对终端的温度控制,在控制手机终端温度与手机终端的系统性能间进行兼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控制终端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温控功能开启时采用温控策略;
在温控功能关闭时采用针对不同应用程序APP分别调节的策略;
结合所述温控策略和所述针对不同APP分别调节的策略共同作用来控制终端温度。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采用温控策略时,根据温控策略调节CPU的工作频率至预设值;
所述采用针对不同APP分别调节的策略时,根据针对不同APP分别调节的策略调节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的频率至与当前运行的APP对应的预设值。
其中,所述结合所述温控策略和所述针对不同APP分别调节的策略共同作用来控制终端温度,具体包括:
检测到终端温度达到预设阀值,若温控功能的开关开启,则启用所述温控策略,降低CPU的工作频率至预设值;若温控功能的开关关闭,则启用所述针对不同APP分别调节的策略,调出针对不同APP对应设置的适合DDR工作的频率值,将DDR的频率调节至与当前运行的APP对应的频率值。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启用所述针对不同APP分别调节的策略,调出针对不同APP对应设置的适合DDR工作的频率值后,在至少由APP和DDR工作的频率值构成的映射关系中无法找到与选定的APP匹配的APP,则重新开启温控功能的开关,启用所述温控策略;或者,将所述选定的APP添加入所述映射关系中,对所述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9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话防诈骗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