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9065.7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有全;郑桂花;吴学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4 | 分类号: | D02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单大义 |
地址: | 4611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导丝轮、圆筒、支座、丝杠、电机和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圆筒上、下两端固定连接丝杠,丝杠上设有导丝轮,导丝轮可绕丝杠竖向旋转,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圆筒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带动圆筒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筒的中部套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圆筒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和电机固定在一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表面中部具有内凹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表面为具有足以使丝束加捻或解捻的摩擦力表面。
6.一种权利要求1假捻装置的假捻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丝束由下而上呈S型穿过上、下两个导丝轮,
电机带动圆筒进行正转15~22秒对丝束进行加捻,反转15~22秒时对丝束进行解捻,
丝束向上运行一段距离,
重复上述加捻和解捻步骤直至丝束运行结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捻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机带动圆筒正转20秒时对丝束进行加捻,反转20秒时对丝束进行解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捻方法,其特征在于丝束运行距离与上、下两个导丝轮间距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90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形状记忆抗菌阻燃功能的混纺纱线
- 下一篇:纺织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