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源框架及背光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9980.6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成;黄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框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框架及背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是当前主要的平板显示产品之一。已经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视讯产品中重要的显示平台。由于液晶本体并不发光,为了实现其显示功能,需要配置背光源(back light,简称BL)模块。
目前,较为主流的背光源模块采用侧入式背光源。其先是将由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和铝挤组成的灯条(Light Bar,简称L/B)设置于背光源框架的侧面;然后利用安装在背光源框架上的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简称LGP)将光传导至显示区范围;再经过棱镜片、扩散片等光学膜片的处理,最终形成均匀化的光源。
其中,如图1所示,目前常见的导光板安装在背光源框架上的方式为:在裁切导光板13时,在导光板13的天地侧(即沿横向的两侧,图中所示方向T即为横向)分别形成凸起14或凹槽(图中所示为凸起14结构),然后在背光源框架11沿横向的两侧分别形成形状互补式配合的卡接槽15或卡接凸起(图中所示为卡接槽槽15结构),然后通过导光板13上的凸起14或凹槽与背光源框架11上的卡接槽15或卡接凸起相配合,将导光板13卡接在背光源框架11内;同时,在背光源框架11沿纵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灯条12(图中所示方向L即为纵向)。
但采用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在导光板裁切时直接形成凸起或凹槽,因此会使得导光板的裁切不规则,从而导致用于裁切导光板的原材的利用率下降,最终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框架,其可安装规则裁切的导光板,从而可有效地提高用于裁切导光板的原材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模块,其可安装规则裁切的导光板,从而可有效地降低用于裁切导光板的原材的利用率。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框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形成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彼此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在所述框体内靠近所述第一侧壁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
在所述框体内靠近所述第二侧壁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在所述框体内靠近所述第三侧壁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凸起;
在所述框体内靠近所述第四侧壁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四凸起相配合形成一用于放置导光板的放置区。
2)在本发明的第1)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横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凸起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横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三凸起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第三凸起沿纵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四凸起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第四凸起沿纵向间隔设置。
3)在本发明的第2)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横向呈等间距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横向呈等间距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第三凸起沿纵向呈等间距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第四凸起沿纵向呈等间距间隔设置。
4)在本发明的第1)项到第3)项中任一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沿横向对称设置;
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四凸起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四凸起沿纵向对称设置。
5)在本发明的第1)项到第4)项中任一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沿垂向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并且所述第一凸起沿垂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
所述第二凸起沿垂向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并且所述第二凸起沿垂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
所述第三凸起沿垂向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并且所述第三凸起沿垂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
所述第四凸起沿垂向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并且所述第四凸起沿垂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
6)在本发明的第1)项到第5)项中任一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沿纵向的宽度为其自身沿垂向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9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与触控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光纤剥线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