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动卷筒、纱线卷绕装置及横动卷筒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0136.5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2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蛭川正夫;田中胜也;市原一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明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48 | 分类号: | B65H5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展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动 卷筒 卷筒主体 套筒 纱线卷绕装置 纱线 地支承卷筒 卷绕成卷 支承部件 横动槽 主体部 树脂 穿插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动卷筒、纱线卷绕装置及横动卷筒的制造方法。使卷绕成卷装的纱线横动的横动卷筒(17)具有卷筒主体部(21)和套筒(30)。卷筒主体部(21)具有用于使纱线横动的横动槽(22)。卷筒主体部(21)由树脂形成。套筒(30)设在卷筒主体部(21)的内部。套筒(30)供能够旋转地支承卷筒主体部(21)的支承部件(103)穿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动卷筒、纱线卷绕装置及横动卷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将纱线卷绕成卷装的被称作自动络纱机的纱线卷绕装置中,通过使与卷装压接的横动卷筒旋转驱动,而使卷装从动旋转从而进行纱线的卷绕。在横动卷筒的外周面形成有描绘循环轨道的横动槽,通过横动槽引导纱线,由此,能够将卷绕成卷装的纱线相对于卷装的轴向均匀地卷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3080号公报)。
以往,横动卷筒的材质一般为铝或铁等金属,但为了简单地形成复杂的横动槽的形状,研究利用成形模具等对树脂制的横动卷筒进行成形。在这样的树脂制的横动卷筒的内侧穿插支承部件并对横动卷筒进行支承的情况下,要求在支承部件和横动卷筒的滑动部分处具有高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作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耐久性的横动卷筒、使用该横动卷筒的纱线卷绕装置及横动卷筒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横动卷筒具有:具有横动槽的树脂制的卷筒主体部;套筒,固定配置在所述卷筒主体部的内部,具有内周面,该内周面供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卷筒主体部的支承部件穿插。
通过该横动卷筒,在树脂制的卷筒主体部能够被支承部件旋转地支承的部分上配置套筒。由此,能够使树脂制的卷筒主体部经由套筒并通过支承部件支承,无论卷筒主体部的材质如何,都能够提高横动卷筒的耐久性。
套筒优选通过在形成卷筒主体部的树脂中嵌件成形而一体化地配置。该情况下,能够使套筒和卷筒主体部牢固地连结,并能够将套筒容易地设在卷筒主体部内。
套筒优选通过粘结剂粘结于卷筒主体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粘结剂使套筒和卷筒主体部牢固地接合。
优选在套筒的外周,在卷筒主体部的旋转方向上,形成有用于使卷筒主体部和套筒作为一体进行旋转的结合部。这样,在作为嵌件的套筒上形成有与卷筒主体部结合的结合部,所以,即使施加较强的力,嵌件也不会相对于卷筒主体部空转。
结合部优选为形成在套筒的外周的凸部及凹部的至少某一方。该情况下,通过为凸部及凹部的至少某一方,能够使套筒牢固地与卷筒主体部结合。
套筒优选通过套筒的内周面对设在支承部件的外周的轴承进行支承。该情况下,能够不通过树脂制的卷筒主体部,而通过套筒支承轴承,所以,能够可靠地保持轴承。
套筒上优选形成对与卷筒主体部的旋转轴向上的轴承的位置进行确定的定位部。该情况下,在横动卷筒上安装支承部件的轴承时,轴承的定位变得容易。
定位部优选防止轴承向卷筒主体部的旋转轴向的移动。该情况下,在卷绕作业中在横动卷筒和轴承之间不会发生错位。
套筒优选在卷筒主体部的旋转轴向的不同位置上设置多个。该情况下,套筒在多个位置被轴承支承,能够得到卷筒主体部的稳定的旋转。因此,能够进行稳定的卷绕。
优选地,套筒的内周面为圆筒形状,套筒以使圆筒形状的内周面的中心轴与卷筒主体部的旋转轴相一致的方式设在两个位置。该情况下,由于套筒具有圆筒形状的内周面,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轴承的固定。另外,旋转时的套筒的重心平衡好。另外,树脂成形时的套筒的安装变得容易。
优选地,套筒的内周面为锥形,锥形的内周面通过支承部件被支承从而套筒相对于支承部件的位置被确定。该情况下,通过锥形的内周面,能够没有晃动地将套筒安装在支承部件上。另外,能够将套筒容易地安装在支承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明精机株式会社,未经二明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0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