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铜基摩擦片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0444.8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9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士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台基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B22F3/1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摩擦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高性能铜基摩擦片,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铜:80~85份;铁:10~15;锡:6~10份;二氧化硅:5~10份;二硫化钼:3~5份;铝酸钙:5~9份;石墨:5~10份;煤油: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铜基摩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的粒度或形态为:铜:≤200目;铁:150目~200目;锡:≤200目;二氧化硅:≤100目;二硫化钼:胶体粉剂;铝酸钙:≤100目;石墨:≤100目;煤油:液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铜基摩擦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1)混料:
1)称取规定重量份数的石墨、二硫化钼分别装入料盘,先放入烘干箱内烘干,每次装料厚度不超过30mm,烘干温度为100度,保温不小于3小时,再在箱内或箱外冷却至室温,放置干燥器内保存24~48小时;
2)称取规定重量份数的铁、铜和二硫化钼放入混料器内,均匀混合,然后倒入混料筒内,混合半小时;
3)将上述步骤2)中取得的混合料倒入混料器内,再加入剩余规定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均匀混合,最后加入规定重量份数的煤油均匀搅拌,混料时间为24小时;
4)从盛料筒的上、中、下层各取8~15g检验混料的均匀度,若不符合混料要求,则重新混料一次,并储存;
(2)压制成型
将步骤(1)之4)中储存的混料在模具中压制成毛坯:压制压力:200~ 300MPa;压制密度:3.5~4.5g/Cm3;毛坯存放期:≤20天;
(3)烧结:
将步骤(2)压制成型的毛坯放入烧结炉内进行烧结,其中:
1)在4小时时间内,炉内温度由始温~680℃范围内,炉内压力控制在0.5kg;
2)在4~5小时时间内,炉温升至680℃~790℃范围内,炉内压力控制在0.8kg;
3)在5~6小时时间内,炉温升至790℃~900℃范围内,炉内压力控制在1.3kg;
4)在6~8小时时间内,炉温升至900℃~990℃±30范围内,炉内压力控制在2.6kg;
5)炉温升至990℃±30范围内,炉内压力控制在2.6kg,烧结时间3小时;
6)水冷降温:炉温降至(990℃±30)~900℃范围内,炉内压力控制在2.6kg;
7)取件,炉温≤100℃;
(4)检验,在干式工作环境下检验:
1)在负荷60kg、钢球直径1.588mm的洛氏硬度计上检验测定:硬度HRF45~75,试环对偶材料为30CrSiMoVA;
2)密度:4~6.5g/Cm3;
3)抗压强度:700~720kg/mm2;
4)转速达7000rpm时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20;
5)刹车比压:P=0.6Mpa;
6)转动惯量:0.0018kg m2;
7)在MM1000摩擦试验机上,单位压力:15kg/c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铜基摩擦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制得的混料的储存期不超过15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铜基摩擦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烧结后经(4)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可返炉再次进行烧结,总炉烧烧结次数不超过三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台基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台基摩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04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