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振动电动机的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驱动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0480.4 | 申请日: | 2013-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渭南高新区金石为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3/00 | 分类号: | H02P23/00;H02M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振动 电动机 零点 电流 切换 驱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零电压切换的驱动模块,更具体地,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振动电动机的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参考图1,其显示现有驱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现有驱动模块20包括一滤波器21、一整流器22、一升压-降压转换器35及一共振换流转换器36。其中,该升压-降压转换器35包括一第一二极管23、一第二二极管24、一第一电感25、一第一电容26及一开关27。该共振换流转换器36包括该第一电容26、该开关27、一第二电容28、一第二电感29、一第三电感31、一第三电容32。该升压-降压转换器35与该共振换流转换器36共用该第一电容26及该开关27。
该现有驱动模块20将升压-降压转换器35和共振换流转换器36做整合,具有电路架构简单与良好电路性能优点。但这样的电路架构会使得升压-降压转换器35与共振换流转换器36存在着能量的交互作用,输入功率并不是全部经由升压-降压转换器35传递给后级的共振换流转换器36,部分能量会直接由输入端输送至共振换流转换器36,使得升压-降压转换器35无法有效达到功率因数修正的目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新颖性及创造性的应用于振动电动机的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驱动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振动电动机的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驱动模块,其包括:一升压-降压转换器及一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共振换流转换器。该升压-降压转换器接收一输入电压,升压-降压转换器包括一第一二极管、一第一电感、一第一电容及一单级开关,该升压-降压转换器操作于非连续导通模式,于该单级开关的触发信号的触发脉波周期前,该第一电感的电流下降至零。该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共振换流转换器连接该升压-降压转换器,该共振换流转换器包括一第二电感、两个隔离二极管、一第二二极管、一第二电容及一共振电路,两个隔离二极管用以隔离该升压-降压转换器与该共振换流转换器功率交互作用,该共振换流转换器产生一高频交流电压,以驱动振动电动机。一带通滤波器及一桥式整流器,其中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一滤波电感及一滤波电容,所述桥式整流器包括四个整流二极管,所述带通滤波器及所述桥式整流器用以将一交流电源滤波整流为一直流输入电压,输入至所述升压-降压转换器;一控制器,用以提供所述单级开关的触发信号。
本发明的驱动模块整合升压-降压转换器及共振换流转换器为单级结构,以共用一个单级开关及一触发信号,达到简化电路的效果和减少一级的切换损失。并且该升压-降压转换器操作于非连续导通模式下,可使电路得到高功率因数,并且使该单级开关达到过零点电流切换,可大幅降低切换损失。在本发明之驱动模块中,该升压-降压转换器与共振换流转换器不存在功率的交互作用,使得两个电路可以独立分析。另外,由于该单级开关的一端与地共接,使本发明的驱动模块没有隔离的问题,也使电路复杂度和成本降低。因此,本发明之驱动模块其电路简单、切换损失低,并且制作成本低,具有商品化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驱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应用于振动电动机的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驱动模块的方块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应用于振动电动机的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驱动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
20 现有驱动模块
21 带通滤波器
22 整流器
23 第一二极管
24 第二二极管
25 第一电感
26 第一电容
27 单级开关
28 第二电容
29 第二电感
31 第三电感
32 第三电容
35 升压-降压转换器
36 共振换流转换器
40 本发明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驱动模块
41 带通滤波器
42 桥式整流器
43 升压-降压转换器
44 具过零点电流切换的共振换流转换器
45 振动电动机
46 控制器
411 滤波电感
412 滤波电容
431 第一二极管
432 第一电感
433 第一电容
434 单级开关
441 第二电感
442 第一隔离二极管
443 第二隔离二极管
444 第二二极管
445 第二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渭南高新区金石为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渭南高新区金石为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0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