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液滴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12618.4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益民 |
主分类号: | A61M5/172 | 分类号: | A61M5/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探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液滴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医疗手段,滴速是输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参数,很多类病患如老年人、幼儿、心血管肺部患者、肿瘤患者及多种特殊药液对输液滴速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输液过程中滴速变化超标,就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严重时甚至使患者昏厥死亡,所以监测输液滴速非常重要,而要监测输液滴速就必须对输液液滴进行探测。
世界范围内,目前已有的输液液滴探测方法主要是光感式探测,即放置一对红外光电收发管于输液器滴斗两侧,利用液滴下滴过程中对光线形成遮挡衰减的原理,获得一组与滴速同周期的脉冲信号,进而对滴速进行监测。但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近距离照射药液安全性存疑;滴斗怕晃动倾斜,因为这容易导致液滴偏离光测通道并引起漏检;不适于避光性输液,尤其是一些透光率极低的避光输液器;外界的自然人工光线容易对探测形成干扰;为了放置光电收发器须将滴斗包裹,这会妨碍操作与观察;因需连续发射光线,功耗较大。
参考文件1(CN102526837A)披露了一种全新的非光感式液滴探测方法,该方法克服了[0003]中所述光感式探测技术的许多缺陷,但该方法有两个不足:世界上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中,有一类是输液器滴斗直接穿刺连接于药瓶药袋的,即滴斗上方是没有软管的,没有软管自然就无法夹附探测设备,从而使得参考文件1所述方法很难实现;参考文件1需要对滴斗中液面高度进行比较细致的挤压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输液液滴探测方法,该方法既要克服目前光感式探测技术的所有缺陷;又要能适用于世界各类输液器;操作也必须简捷;还要具有安全可靠、准确性高、小巧低功耗、抗各类干扰等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输液液滴探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一个平行金属极板电容夹附在输液器滴斗外侧,并将输液器滴斗的被夹附部位挤压变形至特定形状,然后用一个电容测量单元和微处理器MCU对该电容的容值进行连续测量分析,当一滴液滴穿过电容两极板之间时,所述电容的电容值会发生一种脉冲式突变,每当测获一次上述脉冲式突变就表明探测到一滴液滴,而脉冲的周期就对应了滴速周期。
进一步地,为了使本方法能够在现实条件下准确可行地实现,同时为了提高测量脉冲式突变信号的信噪比(即增强脉冲突变的强度),该电容为平行金属极板电容,两极板之间距离为6mm,电容极板尺寸长为22mm宽为8mm(此值为优选值)。
进一步地,将所述塑性输液器滴斗被金属极板夹附的那部分侧壁挤压变形,使其进入由所述金属极板围成的一个间距6mm的矩形框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测量单元对电容进行连续测量,并将测得的系列包含脉冲特征的电容值数据传递给微处理器MCU进行分析、判断、处理,每测获一个电容值脉冲信号就表明探测到了一滴药液。
进一步地,微处理器MCU从包含脉冲特征的电容值数据中计算提取出脉冲的周期,此脉冲周期也就是输液滴速的周期,将该周期(单位秒)取倒数再乘以60,就得到医疗输液常用参数——滴/分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电路原理图(液滴尚未滴落进入金属极板之间时)。
图2是本发明所述电路原理图(液滴落入金属极板之间时)。
图3是本发明所述电路原理图(液滴下落离开金属极板之间时)。
图4是本发明所述电容值随液滴不断滴落而产生周期性脉冲式突变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平行金属极板电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液液滴探测方法,采取了将一个极板间距较小的平行金属极板电容夹附在输液器滴斗外侧,同时利用金属极板将输液器滴斗的被夹附部位挤压变形至特定形状,然后用一个电容测量单元和微处理器MCU对该电容的容值进行连续测量分析,当一滴液滴下落穿过电容两极板之间时,所述电容的电容值会发生一种脉冲式突变,依靠测获上述脉冲式突变就能实现对液滴的探测。
参考图1,该图是本发明所述电路原理图,包括一个夹附在滴斗41两侧的平行金属极板电容10(极板间距6mm)、电连接于金属极板电容测量其电容值的电容测量单元20、电连接于电容测量单元20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微处理器MCU30。另由图1中可见,滴斗41的上部被金属极板电容10挤压变形进入了一个宽6mm的矩形框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益民,未经李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面径流收集处理与应急系统
- 下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