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3414.2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莉;宋磊;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C01C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淮南市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硝酸铵 造粒塔 尾气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工艺中的一种尾气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常压中和法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常压中和法生产硝酸铵颗粒装置中,硝酸铵造粒塔排放的尾气中含粉尘,其主要成分为粉状硝酸铵,浓度为83.3mg/m3,这部分尾气由55米排气筒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硝酸铵的浪费,以年产十五万吨尾气量为482000Nm3/h的硝酸铵装置为计,每年排放粉状硝酸铵为290吨,目前市场上硝酸铵价格为2000元,这样的话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硝酸铵价值达58万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常压中和法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回收尾气中的粉状硝酸铵,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硝酸铵的产量。
一种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从硝酸铵造粒塔顶部出来的尾气通入洗涤器中,所述尾气中的粉状硝酸铵溶解在所述洗涤器中的洗涤液中,洗涤后的尾气排放至大气中,将吸收粉状硝酸铵的所述洗涤液送入一段蒸发器和二段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将所述洗涤液中的一部分水和氨蒸发为气体与硝酸铵分离,气体转移至所述洗涤器中与尾气一同排放,所述二段蒸发器中的洗涤液中的硝酸铵得到提浓后回送至造粒塔中进行造粒。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方法,其中,吸收粉状硝酸铵的所述洗涤液在所述一段蒸发器中溶液浓度提高至80%后,送至所述二段蒸发器中,溶液浓度提高至98%以上;所述一段蒸发器的蒸汽压力为0.02Mpa(表)、真空度为77.3~80.7KPa;所述二段蒸发器的蒸汽压力为1.0Mpa、真空度为82.8~85.3KPa。
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方法,其中,所述洗涤液为生产过程中其他装置产生的冷凝液,所述冷凝液为水。
一种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联的造粒塔、洗涤器、一段蒸发器和二段蒸发器,其中,所述洗涤器的入口端与所述造粒塔顶部的尾气出口相连,所述洗涤器底部的出口端与一段蒸发器的入口端相连,所述一段蒸发器的出口端与二段蒸发器的入口端相连,所述二段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造粒塔的入口端相连。
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
在所述造粒塔顶部的尾气出口设置有洗涤器、一段蒸发器和二段蒸发器,将尾气中的粉状硝酸铵回收利用,减少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安全环保,同时提高了硝酸铵的产量。设置串联的一端蒸发器和二段蒸发器,因为塔顶洗涤下来的硝酸铵溶液浓度较低,需要二段蒸发才能达到98%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方法及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从硝酸铵造粒塔顶部出来的尾气通入洗涤器中,所述尾气中的粉状硝酸铵溶解在所述洗涤器中的洗涤液中,洗涤后的尾气排放至大气中,将吸收粉状硝酸铵的所述洗涤液送入一段蒸发器和二段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将所述洗涤液中的一部分水和氨蒸发为气体与硝酸铵分离,气体转移至所述洗涤器中与尾气一同排放,所述二段蒸发器中的洗涤液中的硝酸铵得到提浓后回送至造粒塔中进行造粒。
其中,吸收粉状硝酸铵的所述洗涤液在所述一段蒸发器中溶液浓度提高至80%后,送至所述二段蒸发器中,溶液浓度提高至98%以上;所述一段蒸发器的蒸汽压力为0.02Mpa,真空度为77.3~80.7KPa;所述二段蒸发器的蒸汽压力为1.0Mpa,真空度为82.8~85.3KPa。所述洗涤液为生产过程中其他装置产生的冷凝液,所述冷凝液为水。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处理硝酸铵造粒塔尾气的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联的造粒塔1、洗涤器2、一段蒸发器3和二段蒸发器4,其中,所述洗涤器2的入口端与所述造粒塔1顶部的尾气出口相连,所述洗涤器2底部的出口端与一段蒸发器3的入口端相连,所述一段蒸发器3的出口端与所述二段蒸发器4的入口端相连,所述二段蒸发器4的出口端与所述造粒塔1的入口端相连。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3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