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发电的蓝藻打捞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3424.6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0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姜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腾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蓝藻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打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发电的蓝藻打捞器。
背景技术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或拟核)。在蓝藻中还有一种环状DNA——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担当了运载体的作用。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s),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MCs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同时还可进行人工打捞。
现有的蓝藻打捞多数采用人工完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不能有效彻底的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推出了一种可自发电的蓝藻打捞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可自发电的蓝藻打捞器,包括中空结构的打捞器本体,所述打捞器本体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转动桨叶,所述打捞器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桨叶相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与内置于打捞器本体的蓄电池相连接,所述打捞器本体的底面设有抽吸筒。
所述打捞器本体为圆饼形。
所述转动桨叶的端部设有转动方向指示灯。
本发明有效利用海水的流动性,借助桨叶的转动产生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供打捞器自身旋转,简单易用,经济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打捞器本体,2、转动桨叶,21、转动方向指示灯,3、电机,4、抽吸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的描述。
结合附图1,一种可自发电的蓝藻打捞器,包括中空结构的打捞器本体1,所述打捞器本体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转动桨叶2,所述打捞器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转动桨叶2相连接的电机3,所述电机3与内置于打捞器本体1的蓄电池相连接,所述打捞器本体1的底面设有抽吸筒4。
所述打捞器本体1为圆饼形。
所述转动桨叶2的端部设有转动方向指示灯21。
本发明有效利用海水的流动性,借助桨叶的转动产生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供打捞器自身旋转,简单易用,经济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腾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腾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3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离子防火板材
- 下一篇:一种可切割玻璃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