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摇摆式气动击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4258.1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林;朱宇峰;张永才;谷亚东;武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胜 |
主分类号: | B07B1/54 | 分类号: | B07B1/5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4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式 气动 击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选煤行业分级脱水配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与分级弧形筛配套的摇摆式气动击打器。
背景技术
目前弧形筛配套的击打器,主要有机械传动、气缸直击、电磁振动等三种形式的产品,三种形式的产品均采用中心击打方式,存有下述不足:1、击打位置在弧形筛中部,而实际堵塞位置在弧形筛下部,位置偏离后击打效果差。2、击打动作完成后,击打头持续接触挤压筛网,阻碍了筛网的反弹,阻塞颗粒物清除效果差。3、机械传动击打器结构复杂造价高,保养维修困难;电磁振动形式击打器防护要求高。4、气缸直击式击打器虽然具有结构简单、能适应恶劣环境的优势,但受限于气缸自身运动速度,达不到预期清除效果。
三种形式的产品均不能适应煤泥水的恶劣环境,致使故障频发,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智能仪表控制气缸驱动,气缸驱动摇臂运转,摇臂采用自平衡对称等臂杠杆摇臂将气缸行程放大,实现多点精确、弹性高效的击打,最终实现提高弧形筛脱水和分级效率
的摇摆式气动击打器。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摇摆式气动击打器,主要由电气控制部分、执行气缸、摇臂组成,所述的摇臂是自平衡对称等臂杠杆摇臂,由击打头组件、击打杆、摇臂本体组成,摇臂本体的中部与底座销轴连接,摇臂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击打杆和击打头组件,击打头组件与击打杆对称布置,以销轴为中心重量自平衡;所述的电气控制部分与气缸连接,气缸与摇臂本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击打杆采用抱箍锁紧结构与摇臂本体连接,多个击打头组件分别采用抱箍锁紧结构与击打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电气控制部分有控制仪表、电磁换向阀组成,控制仪表与电磁换向阀连接,电磁换向阀通过气路与气缸连接控制气缸的伸缩。
进一步,所述气缸与摇臂的连接是带自由行程的超越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天平结构的摇臂,不但放大了气缸行程,提高了击打速度,而且本身重量自平衡,摆动灵活,阻力小,为击打完成后的快速反弹创造了条件。气缸驱动部分采用带自由行程的超越结构设计,不但避免了击打反力对气缸的冲击,而且使击打完成后的快速反弹成为可能,实现了弹性击打,提高了击打效率。击打头组件的抱箍锁紧结构,让位置调整灵活方便,可以实现多点精确击打,强化了筛面易堵塞部位的击打清除效果。
本击打器通过智能仪表可以调节击打频率;通过气动节流阀可以调节击打强度,可以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
本击打器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无需润滑,维修简便,满足恶劣工况需求,同时实现弹性精确击打,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摇臂连接示意图。
图中,击打头组件1、击打杆2、摇臂3、底座4、气缸5、气缸座6、压缩空气管7、气源三联件8、电磁换向阀9、电气控制箱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摇摆式气动击打器,这种击打器由击打头组件1、击打杆2、摇臂3、底座4、气缸5及电气控制箱10组成。本发明的设计思想是:提供天平结构的摇臂,用智能仪表控制气缸,气缸控制摇臂来实现发明目的。
具体结构见图1,电气控制箱10内安装智能仪表,智能仪表是智能数字定时控制器OMRON(欧姆龙) H5CX。智能数字定时控制器与电磁换向阀9连接,电磁换向阀是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4V310-10-AC220V。电磁换向阀9通过压缩空气管7、气源三联件8与气缸5连接控制气缸5的伸缩。气缸5安装在气缸座6上。气缸5采用重型缓冲气缸QGBZ63-MT4,气缸5的驱动部分与摇臂的连接是带自由行程的超越结构。
摇臂是自平衡对称等臂杠杆摇臂安装在弧形振动筛内,摇臂由击打头组件1、击打杆2、摇臂本体3组成,摇臂本体3的中部与底座4销轴连接,摇臂本体3的两端对称连接击打杆2和击打头组件1,其中,击打杆2采用抱箍锁紧结构与摇臂本体3连接,多个击打头组件1分别采用抱箍锁紧结构连接在击打杆2上。见图2,本实施例的四个击打头组件1等间距设置,分别安装在击打杆2上。以上结构以销轴为中心重量自平衡,构成天平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击打时重力形成的阻力距为零,只需克服惯性力矩即可实现击打动作,摆动灵活,阻力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胜,未经张永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42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