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型防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4406.X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龚盛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8/893 | 分类号: | A61K8/893;A61K8/891;A61Q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释型 防晒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型防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可以应用于防晒化妆品中。
背景技术
紫外线是造成肌肤老化与形成皮肤表面斑点的主要因素,哪怕是春天,如果任由阳光曝晒十分钟,皮肤就会早衰十天。只有做好紫外线防护,有效预防黑色素的产生,才能时刻保持青春润泽。日光中的紫外线光谱是在200-400nm波长范围,可分为3个波段,即波长为200-290nm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90-320nm的中波紫外线(UVB)和波长为320-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穿透皮肤的深度是不同的。UVC穿透能力较差,日光中的UVC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UVA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日常皮肤接触到的紫外线95%以上是UVA,因此它对肌肤的伤害最大。UVA能透过表皮袭击真皮层,令皮肤中的骨胶原和弹性蛋白受到重创;且真皮细胞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很少量的UVA便能造成极大伤害。久而久之,皮肤产生松驰、皱纹、色斑等问题。UVB则会把表皮具保护作用的脂质层氧化,使皮肤变干;进一步则使表皮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变性,产生急性皮炎(即晒伤)等症状,皮肤会变红、发痛。严重时,比如长时间的曝晒,还容易导致皮肤癌变。此外,UVB的长期伤害还会引起黑色素细胞的变异,造成难以消除的太阳斑。
今天,人们对紫外线过量照射危害的认识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紫外线防护产品以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也正是这一消费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紫外线防护产品的开发及市场的发展。现在市场上的紫外线防护产品无论从种类、品质还是数量上都是以往所不能相比的。
随着消费者对紫外线防护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对皮肤健康诉求的提高,各大化妆品公司都在摩拳擦掌,凭借科技含量和市场的敏锐观察力,欲在紫外线防护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争夺夏季护肤品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果在紫外线防护产品上有所突破,将能较好的推动公司品牌的发展,扩大公司的影响力。
现在的紫外线防护技术主要集中于物理防护、化学防护、或者物理和化学防护相结合的阶段。物理型防晒剂的原理是通过反射,散射紫外线。它的优点是光稳定、防护范围广、分子量大,不被皮肤吸收,因此对于敏感肌肤来说相对安全。但是有一定局限性,一般质地较厚重,涂抹后容易泛白,而且防护能力弱。化学型防晒剂则通过吸收紫外线,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对某一波长范围的紫外线防护能力强,质地轻薄,部分可溶于水。缺点是由于分子量小,可渗入皮肤,对皮肤有潜在危险,可能引发自由基、光过敏、接触性皮肤炎、癌细胞增生等许多皮肤问题;同时,容易发生光降解,光降解会降低化学防晒剂对紫外线的吸收效果,所以化学防晒剂被我国和其他国家列为限用物质。
本发明利用聚甲基倍半硅氧烷附载包裹化学型防晒剂,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立体保护膜,降低了防晒剂与肌肤相接触的浓度,大大减少了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在使用时,防晒剂缓慢释放,保持长时间抗紫外线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缓释型防晒组合物,该防晒组合物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立体保护膜,降低了防晒剂与肌肤相接触的浓度,大大减少了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在使用含有本发明的缓释型防晒组合物的防晒产品时,防晒剂缓慢释放,保持长时间抗紫外线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将上述缓释型防晒组合物用于防晒化妆品中,制出刺激性小、性质稳定、效果良好的防晒化妆品。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释型防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化学防晒剂 5-60%;
溶剂 5-50%;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 5-40%;
环糊精 1-10%。
其中所述的化学防晒剂为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奥克立林、二苯酮-3、聚硅氧烷-15、二乙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溶剂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碳酸二辛酯、氢化聚癸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为孔隙平均直径为20-100纳米的聚甲基倍半硅氧烷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4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分配器
- 下一篇:一株产红色素青钱柳内生菌及其发酵产红色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