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钛铸锭进行有效冷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4520.2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曾益平;徐勇智;胡晓晨;晁建波;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12 | 分类号: | B22D7/1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120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锭 进行 有效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一种使熔炼钛铸锭更有效冷却的方法,即二次充氩冷却,属于钛熔炼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每当熔炼完一块钛铸锭补缩结束时,铸锭的温度在1200~1600℃之间,要使钛铸锭在一定时间内达到400~600℃之间时,就需要对钛铸锭进行必要的措施冷却,在现有设备技术条件下如何选择好冷却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好一种冷却方法,它将会大大减少冷却时间,从而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很好的保证。
传统熔炼钛铸锭的冷却方法通常采用“一次充氩冷却”。即在铸锭熔炼补缩完后,将铸锭在熔炼室内进行冷却60min,60min后将铸锭降至拉晶室底部,然后关闭熔炼室与拉晶室间的隔离阀,然后打开拉晶室充氩气阀对拉晶室进行充氩冷却,充氩阀安装自动装置来对拉晶室的进行调节,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关闭充氩气阀,然后再冷却5至6小时出锭。这种冷却方法使得铸锭在拉晶室内冷却时间较长,从而影响铸锭的生产效率,也增加了铸锭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铸锭的冷却时间,提高单位周期铸锭的生产效率,降低单块铸锭的生产成本。为了改进一次充氩冷却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对铸锭进行二次充氩冷却的有效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钛铸锭熔炼补缩结束后,将铸锭在熔炼室内进行自然冷却40~60min,然后将铸锭降至拉晶室底部,关闭熔炼室与拉晶室的隔离阀并打开拉晶室氩气控制阀,在氩气压力在150~200hpa时对拉晶室进行充氩冷却60~90min,然后打开拉晶室抽空阀,采用真空泵单独对拉晶室进行抽空20~30min后关闭抽空阀,以停止对拉晶室抽空,然后在氩气压力为150~200hpa时打开拉晶室氩气控制阀对铸锭进行充氩80~90min后完成整过冷却过程,将钛铸锭出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铸锭的组织性能的情况下,使出锭的温度在400~600℃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使得钛铸锭的冷却时间减少,使得整块铸锭的熔炼周期减少,这样既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又能提高铸锭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钛铸锭熔炼补缩结束后,将铸锭在熔炼室内进行自然冷却40min,然后将铸锭降至拉晶室底部,然后关闭熔炼室与拉晶室的隔离阀并打开拉晶室氩气控制阀,氩气压力在200hpa时对拉晶室进行充氩冷却70min,然后打开拉晶室抽空阀,让1台真空泵组单独对拉晶室进行抽空25min后关闭抽空阀,以停止对拉晶室抽空,然后在氩气压力为150hpa时打开拉晶室氩气控制阀对铸锭进行充氩85min后完成整过冷却过程,然后将钛铸锭出炉。
实施例二
在钛铸锭熔炼补缩结束后,将铸锭在熔炼室内进行自然冷却60min,然后将铸锭降至拉晶室底部,然后关闭熔炼室与拉晶室的隔离阀并打开拉晶室氩气控制阀,氩气压力在150hpa时对拉晶室进行充氩冷却90min,然后打开拉晶室抽空阀,让2台真空泵组单独对拉晶室进行抽空20min后关闭抽空阀,以停止对拉晶室抽空,然后在氩气压力为200hpa时打开拉晶室氩气控制阀对铸锭进行充氩90min后完成整过冷却过程,然后将钛铸锭出炉。
实施例三
在钛铸锭熔炼补缩结束后,将铸锭在熔炼室内进行自然冷却50min,然后将铸锭降至拉晶室底部,然后关闭熔炼室与拉晶室的隔离阀并打开拉晶室氩气控制阀,氩气压力在180hpa时对拉晶室进行充氩冷却60min,然后打开拉晶室抽空阀,让2台真空泵组单独对拉晶室进行抽空30min后关闭抽空阀,以停止对拉晶室抽空,然后在氩气压力为180hpa时打开拉晶室氩气控制阀对铸锭进行充氩80min后完成整过冷却过程,然后将钛铸锭出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4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