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LOCA分析模型快速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15040.8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齐欢欢;沈平川;兰彬;刘文进;曾忠秀;张毅雄;王伟;叶献辉;蔡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堆 冷却剂 系统 loca 分析 模型 快速 建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失水事故动力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LOCA分析模型快速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RCC-M规范的规定,当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发生失水事故即LOCA时,必须对其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得到LOCA结构载荷,以验证设备、支承、甩击限制器及土建结构等的设计。现有分析采用的专业程序没有可视化的前处理界面,采用文本格式建模,输入格式要求严格,建模耗时,出错难以查找,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分析模型需要完全重新建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LOCA分析模型快速建立方法,可以提高建立反应堆冷却剂系LOCA分析模型的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快速建立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分解为几类主要的部件,分别建立这几类部件的模型;
步骤2、利用APDL语言将步骤1中分解出来的各类部件模型的几何属性、材料属性进行参数化,建立各类部件各种型号的新模型;
步骤3、利用UIDL语言在ANSYS中建立步骤2中各类部件各种型号模型的界面,形成专用的LOCA模块;
步骤4、在步骤3中的LOCA模块中通过选择LOCA分析所需的水力载荷,形成所需的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
所述的步骤1中将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分解为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以及水力载荷,并建立其相应的模型。
所述的步骤3中专用LOCA模块建立的具体步骤为:从步骤2中的各类部件各型号模型库中导入某个部件某型号模型,根据用户需求,对该部件该型号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并设置各个部件之间的模型装配连接点,通过对各个部件模型进行装配形成反应堆冷却剂系统LOCA模块。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LOCA分析模型快速建立方法可以通过模块化和参数化建立每一类部件各种型号的模型,形成模型库,并可以从模型库选择各主要部件的模型,用户根据需要修改相关模型参数,即可快速组建整个系统模型;该建模方法建模过程更直观、更简便、纠错更方便;同时,该方法较好的扩展性,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可以形成完备的模型库,建模效率可提高几十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快速建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快速建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分解为几类主要的部件,分别建立这几类部件的模型,例如,将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分解为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以及水力载荷,并建立其相应的模型;
步骤2、利用APDL语言将步骤1中分解出来的各类部件模型的几何属性、材料属性进行参数化,建立各类部件各种型号的新模型;
步骤3、利用UIDL语言在ANSYS中建立步骤2中各类部件各种型号模型的界面,形成专用的LOCA模块;
其中,专用LOCA模块建立的具体步骤为:从步骤2中的各类部件各型号模型库中导入某个部件某型号模型,根据用户需求,对该部件该型号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改,并设置各个部件之间的模型装配连接点,通过对各个部件模型进行装配形成反应堆冷却剂系统LOCA模块;
步骤4、在步骤3中的LOCA模块中通过选择LOCA分析所需的水力载荷,形成所需的反应堆冷却系统LOCA分析模型,该数据库模型可以在不同的ANSYS软件版本中进行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5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