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棉花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5229.7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群;谢文;潘璐璐;童赟恺;赵栋;黄雷芳;侯建波;张文华;董锁拽;何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谱 串联 质谱法 同时 测定 棉花 多种 农药 残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对棉花中多种农药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吸湿透气性和保暖性都较好,具有“纤维之王”的美称,因此在纺织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自加入WTO以后,棉纺织品的出口也大幅增加,致使棉花的产需缺口不断增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病害和杂草加以预防和控制,否则会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因此,大量农药的使用能大大提高棉花的生产效率。
目前,存在国标GB/T18412.1-2006、GB/T18412.2-2006、GB/T18412.3-2006、GB/T18412.4-2006、GB/T18412.5-2006、GB/T18412.6-2006和GB/T18412.7-2006应用于纺织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但不存在一种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棉花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方法,也未对棉花中酰胺类农药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测定棉花中多种农药残留的空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准确、灵敏、简便的测定棉花中有机磷类、酰胺类、苯氧羧酸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测定棉花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所述的多种农药为灭蝇胺、嘧霉胺、西玛津、莠去津、嘧菌胺、扑灭津、甲草胺、乙草胺、敌草胺、异丙甲草胺、吡螨胺、咪酰胺、矮壮素、灭多威、异丙威、甲萘威、仲丁威、残杀威、涕灭威、克百威、恶虫威、甲硫威、抗蚜威、乙霉威、丁硫克百威、呋线威、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乐果、灭线磷、异稻瘟净、对硫磷、喹硫磷、杀扑磷、二嗪磷、三唑磷、马拉硫磷、毒死蜱、蝇毒磷、4-氯苯氧乙酸、2-甲基-4-氯苯氧乙酸、2-甲基-4-氯苯氧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甲基-4-氯苯氧丁酸、2,4-二氯苯氧丙酸、2,4-二氯苯氧丁酸、2,4,5-三氯苯氧乙酸和2,4,5-三氯苯氧丙酸;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试样处理:称取1.0g样品,置入50mL塑料离心管中,加入约20mL乙腈,振摇30min后,收集提取液。重复用20mL乙腈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1.0mL乙腈定容。过膜,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仪测定;
2)测定: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法,其中:
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1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20℃;流速为0.4mL/min;进样量为10μL;
梯度洗脱条件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5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