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控制泵的流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6324.9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石向星;罗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控制 流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控制领域,涉及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控制泵的流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泵作为液压挖掘机的液压动力输出源,是挖掘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件。为配合整个液压系统高效稳定工作,现在液压泵的控制方式一般采用电液综合控制的方式,由电气控制系统采集各种控制和反馈信号,做出判断并通过比例阀控制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控制泵就是其中液压泵的一种控制方式,相比于流量控制泵的电信号直接控制输出流量的方式,压力控制泵是电信号直接控制泵出口输出压力。
如图1是一种压力控制泵基本原理图,压力平衡阀V1、V2的左右移动决定主泵斜盘调节油缸大小腔的进回油,从而决定主泵的输出排量。
压力平衡阀左侧是主泵压力,右侧是比例电磁阀的输出先导压力。当两侧压力平衡时,斜盘调节稳定,主泵输出稳定排量。因此,电气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泵的比例阀电流,决定泵的输出压力。
但是系统压力另一方面取决于负载情况,当负载较小时,泵的输出流量会较大,导致在手柄微控时操作性较差。
如图2为现在常用的压力控制泵控制原理图,针对此控制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两种技术问题:
(1)先导手柄-主泵压力曲线直接决定手柄行程与主泵压力之间关系,先导手柄并不能直接控制主泵输出流量,当存在主泵负载较小且需要微控时,操作性较差;
(2)反馈流量-主泵压力曲线决定主泵的输出功率,当全功率输出负载由重变轻时,动作速度明显变快,动作速度变化较大。容易造成操作的不可控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通过采用流量随动补偿控制方式,影响压力输出指令,使压力控制泵的压力既能达到控制压力,又能达到较好的微动作需求流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压力控制泵的流量控制方法,所述压力控制泵依次与比例阀、控制器、先导手柄相连,所述先导手柄上设有先导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控制泵上设有流量反馈传感器,所述先导压力传感器和流量反馈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流量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先导压力传感器和流量反馈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分别计算所述压力控制泵的需求输出压力值;
步骤2,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先导压力传感器和流量反馈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制定先导压力-需求流量曲线,并进行流量监测PID;
步骤3,通过所述步骤1中的需求压力值和步骤2中的流量监测PID输出控制参数结合形成所述压力控制泵压力指令值;
步骤4,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压力控制泵压力指令值控制所述压力控制泵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所述先导压力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制定先导压力-需求压力曲线,并得出所述的需求输出压力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通过所述流量反馈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制定反馈流量-需求压力曲线,并得出所述的需求输出压力值。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当所述压力控制泵的负载较小,所述流量监测PID输出负控量。
优选的,所述先导手柄包括第一先导手柄和第二先导手柄。
优选的,所述比例阀为电磁比例阀。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向所述电磁比例阀输出压力指令值控制所述压力控制泵的压力。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有:
1、通过对压力控制泵进行流量调节,既保留了原有压力控制系统的优点,又能使压力控制系统具有流量控制泵的微控性较好的特性;
2、通过增加流量随动补偿控制方式,使液压系统在快速响应大负载变化时,能够增加柔和性,减小了系统运行中的压力冲击。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压力控制泵、2为比例阀、3为控制器、4为先导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动力源驱动与运行的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综合风能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