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光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6389.3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1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宰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一智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10 | 分类号: | F21V7/1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导光板的,具体来讲,是关于导光板内部的反射结构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按照入光方式可以把导光板分为侧入光式和直下式。侧入光式是将光源(LED灯)放置在导光板的侧部;直下式是将光源(LED等)放置于导光板的下方。侧入光式比直下式更容易制作,而且又薄又轻,又因使用的光源较少,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较低。由于以上特点侧入光式使用广泛。
如图1a所示:摆置在导光板100四周的光源较少。为了使光分散的射入导光板100内,光源200按照一定的间隔放置在导光板100的四周。
如图1b所示:导光板100中心区域存在第一凹孔结构120,第一凹孔结构120由多个凹孔组成,所述凹孔由导光板100的表面延伸至导光板100的内部,也就说凹孔位于导光板100的内部。通过凹孔使光产生漫反射,从而使光均布在导光板100上。由于光源200按照一定的间隔放置,与光源200相邻近的入光侧会产生明区(光线多的区域)及暗区(光线达不到的区域),这样的明区及暗区称为热点现象。
如图1c所示:在导光板100靠近入光侧的区域内设置有加减凹孔结构140。所述明区称为第一领域141,暗区称为第二领域142。所述加减凹孔结构140为第一领域141内的凹孔减少而第二领域142内的凹孔增加,第一领域141与第二领域142相邻近,由于第一领域141内的凹孔较减少,光线发生的漫反射减少;由于第二领域142内的凹孔增加,光线发生的漫反射增加。以上措施使暗区更加明亮,明区相对较暗,从而改进了热点现象。
这样的结构虽然可以改进热点效果,但是这样的结构需要使光源200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光源200必须放置在相邻的二个第二领域142之间。光源200位置的摆放与第一领域141及第二领域142所处的位置是相关联的。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对后续光源200位置的摆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如果光源200位置放置在不正确的位置上或者第一领域141和第二领域142在加工时位置发生偏差将使热点现象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的消除存在于导光板上的热点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导光板包括导光板周围的入光面、存在于导光板中心区域的第一凹孔结构,入光面与第一凹孔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凹孔结构,第二凹孔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凹孔密度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第二凹孔结构在长度方向上是均匀排列的。
优选地:第二凹孔结构在宽度方向上的凹孔密度是相同的。
优选地:第二凹孔结构环绕第一凹孔结构。
优选地:第二凹孔结构与入光面或第一凹孔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优选地:第二凹孔结构的凹孔密度为5-65%。
优选地:第二凹孔结构的凹孔密度为55%。
优选地:放置在导光板侧面的相邻的光源之间的间隔越大,第二凹孔结构的宽度就越大。
优选地:第二凹孔结构在宽度方向上的凹孔密度,离入光面越远的地方,凹孔密度越小。
优选地:第二凹孔结构在宽度方向上的凹孔密度,离入光面越远的地方,凹孔密度越大。
优选地:第二凹孔结构的宽度为2-3mm。
有益效果
由于第二凹孔结构的增加提高了光的反射效率,有效的解决了热点现象问题。且由于第二凹孔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凹孔密度相同,导光板加工方便,且节约了导光板的制造成本。又由于第二凹孔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凹孔密度相同,放置在入光面下方的光源摆放的位置不受第二凹孔结构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是侧入式导光板的平面图。
图1b是侧入式导光板热点现象产生的示意图。
图1c是导光板加减凹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导光板第二凹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3a1是加减凹孔结构的局部图。
图3a2是加减凹孔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b1是第二凹孔结构的局部图。
图3b2是第二凹孔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b是没有第二凹孔结构的导光板的热点现象的图。
图4c是第一实施例的热点现象的图。
图5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热点现象的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一智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一智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手术辅助导引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肾动脉内高度选择性的多功能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