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废菌料栽培姬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6398.2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兰;彭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致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许伯严 |
地址: | 41012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化生 产杏鲍菇 废菌料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姬菇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废菌料栽培姬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产业发展较快。随着杏鲍菇产业的发展,食用菌废料也迅速增加。例如,某公司的一条杏鲍菇生产线,日生产杏鲍菇约3万袋,每年产鲜菇2700吨,产生的食用菌废料约为4500吨。研究表明,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养分转化率约50%-70%。因此,栽培杏鲍菇后的废料内仍有大量的养分,但目前大部分的废料被丢弃,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后的废料的丢弃还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的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废菌料栽培姬菇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废菌料栽培姬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发酵)——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出菇采收。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原料称取:按以下配比称取原料:杏鲍菇废菌料75-80wt%、麦麸18-22wt%,石灰2-3wt%;
(2)发酵:将工厂化生产后的杏鲍菇废菌料粉碎至平均粒度为10-20目,然后加麦麸和石灰,再加水至培养基配方含水量为64-66wt%,拌料均匀,建堆进行发酵,当料温达60-70℃时,开始计时,22-26小时后翻堆,翻堆方式为内外翻;然后每隔2-3天翻堆一次,共翻堆3次,得培养料;
(3)装袋: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进行装袋;菌袋规格可为18*35,一头开口;
(4)灭菌:将装好的菌袋进行灭菌,根据条件可采取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注意:如果采用高压灭菌,温度为200-220℃,2-3小时;如果采用常压灭菌,温度为100℃,10-12小时);
(5)冷却:将灭菌后的菌袋放凉至自然温度;
(6)接种:将菌袋送入百级净化条件下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接种;方法是菌袋灭菌冷却之后,打开袋口,将菌种放入袋内,接种量为相当于培养料干重的5~10%;
(7)菌丝培养:菌袋排放,一般做疏排处理,有间隙和“井”型两种排法,控制温度为20-25℃;
(8)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菌袋一周后,自然气温达20℃以下,菇棚内增加湿度达85-90%,打开菌袋直接出菇,或将多余袋口去掉后直接出菇,注意通风保湿,一般原基形成后减少通风,3—4天后可以采收;
(9)采收:待姬菇的柄长生长至≥4厘米,菌盖直径≥2厘米,即可采收。
利用本发明,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生产杏鲍菇产生的废菌料,使培养料的营养得到充分利用,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工厂化生产后期废菌棒带来的环境压力;还能够引领一部分食用菌种植户减少种植成本,提高栽培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称取: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杏鲍菇废菌料75wt%、麦麸22wt%,石灰3wt%;
(2)发酵:将工厂化生产后的杏鲍菇废菌料粉碎至平均粒度为10目,然后加麦麸和石灰,再加水至培养基配方含水量为64wt%,拌料均匀,建堆进行发酵,当料温达65℃时,开始计时,22小时后翻堆,翻堆方式内外翻;然后每隔2天翻堆一次,共翻堆3次,得培养料;
(3)装袋: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进行装袋;菌袋规格为18*35,一头开口;
(4)灭菌:将装好的菌袋进行灭菌,采取高压灭菌,温度为220℃,2-3小时;
(5)冷却:将灭菌后的菌袋冷却至自然温度;
(6)接种:将菌袋送入百级净化条件下的接种箱内接种;方法是菌袋灭菌放凉之后,打开袋口,将菌种放入袋内,接种量为相当于培养料干重的5%;
(7)菌丝培养:菌袋排放,一般做疏排处理,采用间隙排法,排放时,袋与袋之间预留4厘米间隙,码放3排,上层菌袋的一排微孔对准下层菌袋缝隙;低温发菌时,则以保暖增温措施为主,控制温度为20-25℃;
(8)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菌袋一周后,自然气温达20℃以下,菇棚内增加湿度达85%,打开菌袋直接出菇,原基形成后减少通风,3天后采收;
(9)采收:待姬菇的柄长生长至4厘米柄长,菌盖直径2厘米即可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致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致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充气缓冲可调向逃生伞
- 下一篇:一种豆芽小包装盒立体化种植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