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散型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人工渗滤处理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6533.3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波;陈银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生活 污水 活性污泥 人工 渗滤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型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人工渗滤处理系统与方法,属于环境保护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分散型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人工渗滤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我国污水处理的重心一直在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上,而忽略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停车场、服务区等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处理。虽然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技术已较为成熟,也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工艺技术,如氧化沟、A2O工艺等,但这些工艺均需要高昂的投资与较为复杂的运行控制。另外,这些工艺的运行需要配备专业管理人员队伍。显然,这些工艺对身处农村地区的公路收费站、停车场、服务区等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处理是不适合的。
针对这类型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国内外研究者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属于土地处理的一种类型,指有控制地将污水投放于人工构筑的渗滤介质的表面,使其在向下渗透的过程中经历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终达到污水净化目标的过程。其核心是采用渗透性能较好的天然河砂、陶粒、煤矸石等为主要渗滤介质代替天然土层,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力负荷,增强了实用性。然而,在实际工程的污水处理中,单一的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也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例如: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滤料容易堵塞的问题,这导致系统水力负荷较低、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基建成本。另外,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氮磷去除率也有待改善。
针对上述几种工艺各自的优缺点,本发明的发明人及其研究小组经过认真总结分析,在上述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性污泥-人工渗滤集成技术及其运行方法,集合了活性污泥系统与人工渗滤系统各自的优点,解决了它们各自的工艺缺陷,在工艺控制相对简单的条件下实现了污水碳氮磷的深度去除,此集成系统与运行方法在国内外均未见类似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分散型生活污水的特点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分散型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人工渗滤集成处理系统与方法,此系统的投资少、管理维护简单、出水水质稳定的工艺,可有效降低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设费用,适合于高速公路收费站、停车场、服务区、乡镇等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处理。
本发明提出的分散型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人工渗滤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序批式反应器3与渗滤池12,其中:
渗滤池12从上至下由植被表层8、毛细水阻断层9、反硝化带渗层10和承托层11组成,植被表层8厚度为28cm-32cm;由粒径为3.0-5.0mm的粉煤渣与粒径为1.0mm-1.5mm的河沙混合组成,且粉煤渣与河沙的体积比为1:1;毛细水阻断层9厚度为18cm-22cm;由粒径为10mm-30mm的碎石与卵石组成;反硝化带渗层10厚度为78cm-82cm;由粒径为0.5mm-1.5mm的河沙与粒径为3mm-5mm的石灰石混合组成,且河沙与石灰石的体积比为6:1-4:1;承托层11厚度为18cm-22cm;由粒径为10mm-40mm的碎石或卵石组成;
序批式反应器3一侧上部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调节池1,调节池1内设有污水提升泵2,序批式反应器3底部设有曝气装置4,所述曝气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空气压缩机5,序批式反应器3的排水管通过排水阀门6和流量计7及管道与渗滤池12的配水管相连接,使序批式反应器出水不经过配水泵直接流入渗滤池,配水管通过流量计控制配水流速。
本发明中,植被表层8上以棵间距为30cm的间距交替种植有水生生物芦苇、菖蒲与水竹。
分散型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人工渗滤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生活污水经粗细格栅拦截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稳定水质;
(2)、打开污水提升泵,抽取调节池中的污水进入序批式反应器,进水时间为8-12min,同时开启空气压缩机对序批式反应器进行曝气,控制气水比为10:1-15:1,曝气时间为170-190min;
(3)、曝气结束后,序批式反应器沉淀50-70min,沉淀结束后,开启排水管与配水管阀门,开始对渗滤池进行配水,调节流量计,使配水时间为50-70min;
(4)、配水结束后,关闭排水管与配水管阀门,此时序批式反应器进入闲置期,闲置170-190min,渗滤池处于落干期,渗滤系统在湿干比(配水期/落干期)为1:7、水力负荷为2.5 m3/ m2·d的条件下运行,落干期时间为6.5h-7.5h;
(5)、落干期结束,污水可直接排放;
(6)、待序批式反应器闲置结束后,再次打开污水提升泵进水,如此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从物品除去污染物的清洗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合生元制剂及其应用